本报讯(记者吴向辉)“在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们指导下,我公司将会把鱼养得更好,获取更高的收益。”9月20日,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祥说。
9月13日至15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和11位岗站专家到河南进行调研,对河南特色淡水鱼发展情况“把脉问诊”。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军等陪同调研。
专家组先后到郑州、安阳、鹤壁等地的养殖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在荥阳市千山万水农业有限公司,专家们调研了该公司的“山地丘陵漏斗型池塘+农田、果菜园”技术模式。该模式是建造一个漏斗型池塘,包含“漏斗设计、鱼粪集排、生态循环、高效农业、智能管理、吊水提质”六大技术,具有“节水、节地、降本、简单、灵活、高效、安全、质优”八大优点。该公司负责人孙建材介绍,该水产养殖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全自动排污系统能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环境,亩产达到1.5万斤到2万斤,比传统池塘每亩增产6倍以上,养殖尾水经净化后可浇灌农作物,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在郑州市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专家组一行参观了该公司的吊水车间和养殖基地,了解公司的运行现状,并与公司负责人刘祥进行了交流座谈。“高效集约、绿色健康的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是实现水产养殖现代化、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重要途径。”杨弘说。专家组表示,龙祥水产养殖公司紧盯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养殖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专家组还对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技术建议。
在河南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企业--林州市天利渔业养殖场,专家组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对虹鳟、鲟鱼的选育、培优、推广、病害防控、养殖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汇报。专家组建议,可以通过优化设施配置和养殖工艺改善水质及调整养殖品种等提高养殖效益。可进一步建立产学研合作,通过不断引进示范推广,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助推河南省乃至周边地区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
在安阳县漳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专家们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后认为,该公司紧邻岳城水库,水利资源丰富,有良好的生态化养殖条件,可以通过实施循环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
淇县淇鲫鱼苗种繁育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省级淇鲫鱼原种场,毗邻淇河,收集保存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淇河鲫、淇河斑鳜、刺鳅、青虾等特色鱼类苗种培育技术较为成熟,生产的鲈鱼苗种远销省内外、斑鳜苗种出口海外。专家组建议,下一步该公司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吕军说:“此次调研对促进河南特色淡水鱼产业与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结合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借助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以‘智囊团’的智力、资源优势,助推河南渔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