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粮旺季收购预计2亿吨左右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聚力建设农业强市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好小麦“ARC”助力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图片新闻唱响农谷礼赞祖国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3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9-26

聚力建设农业强市

访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清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曹国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树立了旗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清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农业农村部门肩负乡村振兴重任,必须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思路和举措统一到“五聚五提”上,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确保农业生产“底盘”更稳,产业发展“底蕴”更优,和美乡村“底色”更美,农村改革“底力”更活。

立足“稳”字,全力筑牢“三农”基础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

周清玉表示,南阳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抢抓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坚持“五良”融合协同发力,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千方百计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全力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确保全年粮食面积保持在19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左右。探索建立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严格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机制,深入研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叫响“镇平玉匠”“唐河保安”“邓州护工”等劳务品牌,持续增加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收入。

聚焦“优”字,全力提升产业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的提档升级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周清玉表示,南阳市抢抓河南省推进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养殖,全面提高畜牧渔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做强肉类制品、粮油制品、果蔬制品、食用菌、奶制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同时开辟预制菜、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发展新赛道,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以“四大基础”产业、“五特”经济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与加工业、农业与文旅、农业与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等融合方式,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围绕“美”字,全力推进乡村建设

“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的“牛鼻子”工程,造就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周清玉说,南阳市从实际出发,把特色农业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保留乡村风貌,充分体现乡村特点的建设路子,不断完善乡村规划的编制体系和方法,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三生”保障融合度,塑造体现“宛韵农味”的乡村特色风貌。

南阳市要高质量打造500个左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00个左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围绕发掘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创建3~6条“千万工程”和美乡村精品线路,引领全市乡村面貌全面提升提质。持续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聚焦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一宅变四园”等重点难点,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致力“活”字,全力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近年来,农村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结出硕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期交卷”,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周清玉表示,南阳市着眼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坚持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引导传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对接农民的需求,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坚持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综合运用价格、补贴等手段,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坚持正确运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理论指导改革实践,不断探索和丰富“三权”分置具体实现形式,逐步建立形成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保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