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程文鹏刘玉涛
“谢谢同学们让家乡更美丽了,他们让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跃然墙上,塑造了乡村‘精气神’。”10月19日,提起600米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体彩绘,周口市淮阳区城关镇从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全友,仍对今年的5名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感激不尽。
近年来,淮阳区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共建共享文明幸福新家园。
在王店街道王楼村史馆,木箱、纺车、犁耙,一件件老物件焕发出“新活力”,彰显着乡村的底蕴和文化,使乡村留得住乡愁。“村史馆是我们村历史的缩影,展品都是乡贤捐献的。”村民王福田说。
淮阳区充分发挥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活化”“显化”“实化”,建设村史馆50个,打造千年古镇安岭镇、天下粮仓时庄、红色基地薛孟庄、布老虎村庞庄等特色乡村26个,守护乡村文化根脉,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增强爱国爱家情怀,凝聚人心、激发干劲,让群众不断汲取前进力量。
倡树文明新风,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淮阳区通过开展先进人物宣传选树活动,邻里守望、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近年来,淮阳区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名、中国好人9名、市级以上先进典型120名。表彰区级“孝顺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1300人,发放奖品价值300余万元,让有德者有得。评选“乡村光荣榜”2000余人,1万余户成功创评“星级文明户”,叫响了“淮阳好人”品牌。“榜样就在身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学习宣传‘三巡六进’活动”走遍了乡村各个角落,20名“身边好人”讲述身边好事,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淮阳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陈规陋习集中整治,成立了区、乡、村三级贯通的工作格局,建立定期研判、上下联动、常态督导的工作机制,印发纠治陈规陋习相关文件10个,交办整改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608条,为群众办成实事215件。同时,全区468个行政村完善了“一约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实行红白事报备制度,公示红白理事会电话,强化群众监督,为推进移风易俗提供刚性约束。
“我们谋划实施了15项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淮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王晖介绍。今年“七夕”期间,淮阳区组织开展联谊会、集体婚礼、青年游园会等主题活动15场次,820名未婚青年用实际行动倡树婚恋新风尚,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让“我们的节日”更富人文情怀、更显社会效果。
“我们将持续创新乡村治理新路径,涵育文明乡风,擦亮文明底色,以乡风文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