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大变化老村新气象图片新闻图片新闻魅力民权初妆成多元产业富马楼以旧换新惠百姓光山羽绒业迭代升级“惠农贷”惠农方便快捷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65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19

多元产业富马楼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叶全花乔新强

马楼乡是鲁山县第一农业大乡、人口大乡、土地资源大乡,全乡辖58个行政村9.8万人,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万亩。近年来,该乡在扛稳粮食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多元化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中草药种植富农家

11月14日,在马楼乡吴洼村南的一处连片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吸引不少前来打卡的游人。

“这几处菊花地共有200多亩,是今年4月初才播种的,按目前的长势,一亩地可以收获干菊花200斤左右,能卖三四千元呢。”野菊花种植大户、今年43岁的王西孩说,“三九制药集团鲁山县分公司常年收购本地中药材,我和公司签订了订单后,就开始了规模种植。第一年投资包括种子,一亩地成本有1000多元,不过野菊花是多年生植物,第二年就可以根生了,一年的浇水、施肥、采摘等成本也就600元左右,每亩地年利润能达

3000元左右。”

一村一品促振兴

吴洼村土地肥沃,土壤富含各种微量元素,该村的特色产业是红香芋头种植。“我们村的红香芋头这几年可是出了名,不光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人知道,鲁山其他乡镇的人也说我们村的芋头好吃,就连平顶山市区的人也知道我们村的芋头香糯有味。一到出芋头季节,小商小贩就会前来收购,目前60%的芋头都是商贩们上门买走的。”吴洼村芋头种植大户肖保申说。

吴洼村党支部书记肖蒙恩介绍,他们村红香芋头种植面积已达100余亩。马楼乡党委、乡政府也大力支持吴洼村把红香芋头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来抓。“我们村除了大田作物小麦和玉米外,还会大力推广红香芋头种植,明年种植规模将达到200亩,并带动周边村庄农户广泛种植,形成规模效益。”肖蒙恩说。

特色养殖效益高

在马楼乡山岔口村“养蝎大王”陈聚京的蝎子养殖基地,山坡上的连栋大棚内由水泥墙隔成一个个池子,蝎巢里面,集聚了一堆堆让人望而生畏的蝎子。

“目前基地有3000多个养殖池,每个养殖池里养了5000~10000只蝎子,年产活蝎10吨左右,蝎子系列产品年产值1000多万元。”今年50多岁的陈聚京自豪地说。

1995年,陈聚京在自家院子里垒了几个池子,从村外山坡上扒回一些蝎子,开始了他的养蝎生涯。积累了经验后,2000年,陈聚京投资1.6万元建起了蝎子养殖场,先是露天养,后来在大棚里。2006年,陈聚京还研究了蝎毒提取技术,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陈聚京的另一项发明蝎子蜂巢式蜕皮器也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种蝎子蜂巢式蜕皮器可以避免蝎子在蜕皮期被同类吃掉,极大提高了蝎子集中养殖时的产量。

近年来,陈聚京又推出了“原味蝎”“五香蝎”“蝎子花生”“蝎子木花”“蝎子金蝉”等系列“零嘴”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泰国。目前,在他的蝎子养殖基地,务工的乡亲最多时达30余人,每天工钱70~80元。

山水旅游后劲足

近段时间,位于澎河水库西岸边的马楼乡南坡村桃树沟组的平顶山市高瞻度假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松涛忙个不停,公司引进的8个太空舱民宿已建好底座,马上就要开始安装,同时他还考虑整修水库边的码头,再购买几条旅游小艇。

“我们的‘云上桃源’景区前期已投入6000多万元,等太空舱民宿项目建成后,游客到这里就能游山玩水,享受吃住玩一条龙服务了。”刘松涛说。

刘松涛8年前陆续投入巨资开发“云上桃源”景区,该景区建在一处连片的荒山坡上,核心地带1000余亩,已初步建成环山路和18间精品客房,栽植桂花、红枫、垂柳、石榴、柿子、苹果、酥梨等风景树和果树6000余棵。景区还利用毗邻澎河水库5400亩水面的优势,建造了一个水岸码头,让游客游山玩水、放松心情。

“我们在扛稳粮食安全生产责任的同时,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马楼乡党委书记李发强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