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
持续深化、不断迭代、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福万千乡村与群众,更深深影响全国。今年年初,“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首次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引领2024年河南“三农”工作的关键。
作为新乡市主城区、核心区的红旗区,其郊区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和美乡村建设热潮涌动。
以身处城乡接合区域的小店镇为“主战场”,红旗区在听民声、解民忧、助发展、谋共富的探索中,打造和美乡村建设城郊模式,奏出“千万工程”惠民富民的“红旗回响”。
近一年过去,“千万工程”河南方案“片区化”推进方法论逐渐成形,小店镇的“六村联创”模式入选。初冬时节,记者再次走访小店镇,新阶段、新内涵、新气象,乡村尽显“和美之义”。
和美之景自片区
村庄为基础单元,镇为中心,统筹规划、片区打造,按照“农业+文旅+特色小镇”发展思路,红旗区将小店镇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
“六村联创”是具体答案。小店镇进一步细致规划,以“南工、中商、北农”的发展战略,邀请外地市和美乡村成功案例设计团队来到小店镇,对平原路以北六个村进行“重点补课”。
11月14日,走进小店镇关屯村,一幅幅精美的墙体彩绘映入眼帘,村道两旁,绘画者们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图案,巧妙地将墙绘与农耕文化相结合。年初记者来时,满眼只是整洁,如今的关屯村精致得让人挪不开眼。
“基础设施提升后,再完善再美化,让身处其中的人每走一步都‘幸福感’爆棚。”关屯村党支部书记李述杰说。
联创不等于同质。小店镇联合行业专家全面了解各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资源禀赋,做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方向、精准施策,在乡村建设中做到“一村一策”。
行业专家从何而来?深化校地合作的结果。依托河南科技学院、百农种业、聚科园公司等农业科创优势,红旗区实施“种子企业+农业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盘活田园综合体项目,更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和美之根是共富
连日来,小店镇殷庄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昌,来回穿梭在村内石磨香油加工车间和发货车前,除了组织张罗,他还要出镜录制宣传香油的短视频。
“这是客户刚刚订购的一批香油,给老人发福利的,赞扬这份大爱之心!”面对镜头,孙红昌自然熟练。下班后,他又坐在补光灯前,手捧香油瓶,成为电商主播。
今年,在区里的支持下,殷庄村争取到7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整理废弃荒坑的基础上,建起了殷庄村石磨香油加工厂,每年收入约40万元。
依托“六村联创”,红旗区选择具备丰富文旅、农旅经验的项目策划、实施单位,统筹建设、招商、运营各环节,打造农、文旅沉浸式体验区;邀请各驻新高校艺术院系专家入村,各村提供民房民宿,打造个人工作室,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吸引更多师生及人流集聚。
农业项目同步做大做强。俊彬果园、瑞之恩乡村振兴产业园日新月异,各村闲置厂房、低效厂房被盘活,租赁庭院种花、农家派饭、手工沙瓶画等创新做法多点开花,切实带来“家门口的收入”。
和美之魂在气质
在全省“五星支部”创建中,刘景屯村在小店镇第一个获评“五星”村。“积分是治理村庄的‘法宝’之一。”刘景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窦国宾说,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村里发挥积分作用,激发“乡村治理、大家参与”的新合力。
以创建“枫桥式”乡镇为抓手,小店镇借鉴外地市“美好生活共同缔造”做法,强化共同意识,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把群众聚焦到提升生活品质及倡树文明新风上来;积极推进网格化,让人人在网格中生活,用党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充实网格。
小店镇还建起能“制造熟人”的“乡里中心”,采取创熟工作法,发挥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共同兴趣爱好,让陌生人变熟人,熟人变家人,治理效能将大为提升。
聚焦党建引领,科学谋划和美乡村发展思路;聚焦产业发展,持续强化乡村产业支撑;聚焦生态宜居,实施基础设施大会战;聚焦乡风文明,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聚焦治理有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聚焦生活富裕,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引导小店镇久久为功打造专属IP,红旗区持续解锁和美乡村“蝶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