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增长极内乡发展势如虹从种到售“一条龙”“一长两员”管护沟渠图片新闻助农增收天耕农业一直在行动脚踏实地闯出新天地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7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2-03

助农增收天耕农业一直在行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段宝生

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天根,1982年出生于福建省三明市,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20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从事食用菌研发、种植十余年。

2017年,谢天根利用所学专长,创办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至今,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耕农业)有员工500余人。该公司按照“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步骤,先后谋划布局“一部四基地五品种”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投资总额4.1亿元、年产值3.83亿元、年利润4800万元,带动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900人。

12月1日,记者走进濮阳县胡状镇天耕农业的菌菇温室生产车间,但见一朵朵杏鲍菇从菌包里冒出来,长势喜人。

胡状镇党委书记姜英辉介绍,以天耕农业为龙头的菌菇产业具有强大的活力和潜力,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菌菇产业释放致富“蘑”力

“公司位于黄河北岸的濮阳县胡状镇,这里交通便利,可以辐射晋冀鲁豫四省以及更广阔的市场,这里的华北大平原可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提供丰厚的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且气候、土壤非常适宜菌类种植。”对于公司为什么落户濮阳县,谢天根解释说。

多年前,充满干劲的谢天根携带2000多万元资金来到濮阳县胡状镇,看中了一块闲置土地,在当地的大力支持下,脚踏实地干起了他钟爱的食用菌产业。

作为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天耕农业规划占地320亩,企业分5期建设。在濮阳县和胡状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24年11月底,天耕农业已建成投产杏鲍菇工厂生产项目5期。

谢天根对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说:“公司主要的杏鲍菇产品品牌有‘羑帮’‘菌芝源’‘菇芝源’,采用人工营造适宜杏鲍菇生长的‘风、光、水、汽’环境,全流程无污染无添加,培育出的杏鲍菇菇体匀称、营养丰富、菇肉比率高,已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中心认证。”

为提高产品品质,天耕农业投资600多万元,引进了一整套的自动生产设备,减少人与菌菇的接触,提高产量,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杏鲍菇。

为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绿色健康的杏鲍菇,天耕农业生产的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销往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深受众多消费者好评。

企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在天耕农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有20余人,公司获得国家专利47项,申报品牌10多种。为进一步拉长企业生产链条,该公司致力于向产品深加工延伸,研发了牛肉杏鲍菇酱、椒盐杏鲍菇脆、杏鲍菇粉、香辣杏鲍菇片等成熟的产品。

目前,天耕农业已成为集菌棒菌种生产、食用菌种植、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杏鲍菇生产项目已扩建完毕,预计年创利润4800万元。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将天耕农业做到全国前五的单体杏鲍菇生产基地。”谢天根表示。

创新助农模式助农增收致富

为解决企业发展和帮助群众增收,天耕农业主动与胡状镇政府深度合作,通过多元化的助农模式,探索出了多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农户共赢”的发展之路。

合作种植杏鲍菇模式。此模式含有“企业+群众”“企业+合作社+农户”两种模式。“企业+农户”模式是农户利用从信用社申请的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投入天耕农业,直接与天耕农业签订合作协议,农户可参与杏鲍菇种植,也可以不参与杏鲍菇种植委托天耕农业公司全程托管(种植和销售)。“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农户将5万元贴息贷款入股濮阳正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合作社将资金投入天耕农业,由合作社和天耕农业签订投资和分红协议,参与此模式的农户,每户每年最低分红收益4000元。

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分红模式。该模式是农户利用从政府申请的到户增收资金8000元、5000元以入股分红的形式投入天耕农业,每户每年分别获得收益1000元、500元。

直接安置困难群众就业模式。该公司针对困难群众的特殊条件设置工作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困难群众就业,保证人均月工资1600元以上。

技术带富模式。天耕农业定期组织公司技术骨干为农户举办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有效提升农户的种植技能,为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

在胡状镇,天耕农业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等多种模式直接带动398户增收,带动周边39个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以上。此外,谢天根和他的天耕农业运用技术发明创造,通过菌菇渣和菌菇棒液综合循环再利用等措施,间接带动2600余户农户增收。

创新经营模式产业发展壮大

如何创新经营模式,激发产业活力?谢天根和他的天耕农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让产业活力迸发。为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谢天根和镇村干部认真研讨,多方考察论证,适时推出了移动出菇房。

移动出菇房采用“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及“大菌场、小菇房”的经营模式,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整合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村民闲散资金等各项资金,由4个村联合组建。

为打造“学得来,可复制,投得起,好运营,能富民,能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样板,天耕农业和胡状镇先后推出后柏桃村、石槽村两个示范点。后柏桃示范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出菇车间32个,带动周边村农户发展智能化食用菌种植,并为村民提供了160余个就业岗位;石槽示范点总投资120万元,建有11个出菇车间和1个成品包装车间。此项目让村民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全面推广后,可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家门口致富”。

深挖产业精髓延伸产业链条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谢天根和他的天耕农业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濮阳县全域内以及清丰县、安阳内黄县食用菌优势和主导产业,深挖产业精髓,延伸产业链条。

谢天根和他的天耕农业在黄河以北地区通过引导菌菇特色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无缝衔接。积极谋划了杏鲍菇集中制包中心,3个出菇基地及1个瓶栽金针菇工厂,形成了以瓶栽金针菇工厂为主导,集草菇、双孢菇、秀珍菇和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带。该产业带占地300亩,年产杏鲍菇2.6万吨、金针菇2万吨,年产值达1.96亿元,增加就业岗位620个。

谢天根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天耕农业每年电费支出3100多万元、每年发放农民工工资近3000万元,企业每天进出物流运输车辆70台,带动本地物流收入2000多万元。

天耕农业积极促进菌菇生产与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开展“牛肉杏鲍菇辣椒酱”“椒盐杏鲍菇脆”“香辣杏鲍菇片”等系列休闲食品的生产。同时,谢天根以优势特色菌菇产业带为基础,顺应“互联网+”趋势,让菌菇品牌效应带动村镇名牌,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