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稻时节,原阳县太平镇群众忙插秧。原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贺洪强
初冬时节,麦苗静静生长,农家进入短暂的农闲季节。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邦,除了村里的日常事宜外,为让“稻鳅米”销路更好,他电话不停人不闲。
“价格是普通大米的几倍,但安全、质优、营养足,卖得并不差。”11月28日,记者见到吴振邦,他坦言,稻鳅大米的“制胜法宝”在于绿色。
吴振邦从小在黄河边长大,“在稻田里再见到小时候的泥鳅”是他带着群众干“稻鳅共养”的初心。“使用化学药物种植水稻,不仅影响口感,还危害环境。”吴振邦说,“稻田养鳅不仅绿色还能实现一田多用、一季多收。”
泥鳅的活动让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得以控制,而且排泄的粪便还为水稻提供了有机肥;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成为泥鳅的营养“大餐”,长高的水稻为泥鳅提供了“遮阳网”,泥鳅与水稻邂逅造就互利共生。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敏感的泥鳅更成为稻田“检测师”。
在吴振邦的发起下,原阳县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发展绿色生态稻鳅共养,随着规模扩大,转型升级为稻渔综合种养,并注册大米产品商标“迪旺”和“鳅米香”,不断叫响原阳大米品牌。
之后,借助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的建设,稻田内安装太阳能诱捕灯,植保、苗情、气象等监测设备忙个不停,现代生态农业种植彰显着科技范儿。多年经验加上智慧监测,在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下,吴振邦带领合作社绿色种稻愈加得心应手,顺利拿下绿色食品认证。
绿色食品认证如何才能拿到?
吴振邦表示标准很高:一是在施肥上,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二是在病虫害防治上,以生物农药、生物菌剂为主,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三是对产品的营养和有害成分进行多批次检测,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
“基地周围5公里和主导风向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都不能有污染源。”原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宝光补充强调了绿色食品认证规定的这样一项具体标准,就连收获后的大米加工也需要到指定企业开设专门的生产线。
“含绿量”让大米“含金量”更高。包括稻鳅米在内的原阳大米,成品价格每斤提高了十元到数十元,绿色稻米全产业链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大米出名,菜吴村的稻田也意外“出圈”。“尤其是插秧、收稻,有不少外人来参观。”这个发现让吴振邦迅速行动,多方筹资1700万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风民宿与高标准农业生态休闲产业园,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田园景观和集农旅、休闲、康养、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既“卖米”又“卖风景”。
目前,太平镇每年的稻田螃蟹、稻田泥鳅、稻田小龙虾等绿色生态立体稻渔种养面积达5000余亩。
这些稻田,还体现着生态循环的魅力,将绿色进行到底。收获季节,秸秆或是粉碎后翻拌进土壤,为农作物提供高质量“耕”基;或是送到加工厂加工成饲料;抑或是被加工成草制品……稻田里,处处都是宝。
不久前,豫农优品名录发布,原阳县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鳅米香”名列其中,品牌再次被叫响,进一步提振了吴振邦和米农的信心:“原阳大米的米香,将飘进更多家庭,原阳大米将走向更大的市场!”
微信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