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套种在烟地里的红薯,成了白捡的‘金疙瘩’,今年每亩少说增收3000元,很划算!”12月2日,在渑池县天池镇千亩烟叶示范方里,该镇杨村村党支部书记古保民招呼着外地车辆停靠在路边,“价格谈拢,车子停妥,就等红薯装车了!”
示范方里,机械过处,泥土翻滚,红薯探头而出,十几名附近村民忙着将红薯去泥、分拣、装箱……
烟薯轮作较常见,烟薯套种很新鲜。古保民种了一辈子地,问他今年采取烟薯套种模式有哪些好处,他掰着指头细数,“好处太多了。”
最直观的,是土地资源利用率高了。
“过去一块地烟薯倒茬轮作,单种单收,一年只能收一茬。现在同样是一块地,既种烟叶,也种红薯,能有两项收入。”说着,古保民指着身后笑道,“去年,这一片是红薯地,今年在烟草公司的指导下实行烟薯套种,实现了一地两种、一地两收!”
最实惠的,是收入增加了。
“今年红薯亩产1300公斤,符合薯商收购标准的有1100公斤,收购价是每公斤2.4元,算下来,每亩收入2640元。”古保民介绍,和交售烟叶一样,薯商对红薯也有质量要求,在田间进行分拣,去大去小,保持整体一致,但总体销路不愁。
剩余的红薯咋办?“深加工,磨淀粉,加工成手工粉条,销路也不愁,每亩又能创收300多元。”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古保民对农活“门清”得很。
其实,早在销售红薯之前,古保民的口袋里就已经进了一笔账:将红薯头剪下来作为种苗,卖到广东赣江,每亩净赚300元。
最重要的,是烟薯共生、品质提升。
“烟薯套种,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此外,红薯的生长可以帮助抑制烟草病菌的繁殖蔓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稳定烟叶产量和品质。”古保民说,“放在以前,谁敢想在烟地里套种红薯,弄不好芝麻没捡到,还丢了西瓜。在烟草公司的技术指导下,烟薯套种,相融共生,品质提升,一举两得!”
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产值,蝶变如何发生?改进生产种植模式是关键。
天池镇作为渑池县农业大镇,着力打造“两红一绿”经济产业强镇,“两红”即红薯和辣椒,“一绿”指烟叶产业。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立足区域产业布局,跳出“烟叶+”轮作倒茬的传统路子,于今年年初在天池镇烟叶示范方试点推进15亩“烟叶+红薯”套种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新路径。
“一方面,把烟薯套种纳入豫西烟区以烟为主的多样性种植模式研究,在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的支持下,推动项目落地;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农田冬深耕、高起垄、覆地膜、施足底肥等栽前准备,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揭膜培土等生产技术,强化田间指导服务,通过多路‘托底’要素保障,全力提升烟薯套种成效。”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古庆辉说道。
如何套种?移栽方式是关键。古庆辉介绍,在移栽方式上采取两棵烟株中间套种一株红薯苗,红薯苗与两棵烟株呈三角形;行距栽植按垄体“一右一左”移栽法,即第一垄红薯苗偏向垄体右边,第二垄红薯苗偏向垄体左边,以此类推。同时,把第一第二垄红薯叶蔓修正于第一垄沟,第二垄沟减少红薯叶蔓,这样既促进烟薯共生共长,也方便农事劳作。
“我从烟苗移栽到烟叶采收一直在这里打工,现在又紧接着干起了红薯装箱的活儿,一天100块钱,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在示范方里,一名务工者笑着说。
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了,土地生产率提高了,就业岗位增多了,亩产效益增加了……这是古保民开展烟薯套种模式的真实感受。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大局,在总结推广烟薯套种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烟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稳住百姓‘粮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
称重装车、转账付款……古保民望着又一辆装满红薯的车缓缓远行,他浑身充满干劲。 (席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