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12年,水泉汪村一批有眼光、有魄力的“80后”“90后”新农人开始探索通过互联网售卖渔网渔具,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开启了“双网”互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彼时,村里50余家电商带动直接就业200多人,辐射就业2000余人。全村现有电商专业大户57户,其中资产上亿元的有7户,水泉汪村一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淘宝村”。
从家庭作坊到“渔业小镇”
小渔网“织”出大产业
“我们把渔网渔具电商产业和文旅发展相融合,正在打造集渔网渔具生产、垂钓、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豫南渔业特色小镇,努力沿着‘游、学、乐、吃、住’念好‘渔旅经’。”李世忠说,“这个电商产业园有两个‘唯一’,是全省唯一一家以渔网渔具为主导产业的电商产业园,也是全省唯一一家乡属国有公司全权管理的产业园。”
电商产业园规划占地80亩,建筑总面积5.3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三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8000万元。
近年来,西平县持续打造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为末端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一系列务实的举措让水泉汪村的电商加速发展。
电商产业园1号厂房是西平县鑫盛达垂钓用品有限公司的车间,货架上,鱼竿、鱼护、鱼饵等各色产品摆放有序;车间外,当天待发走的货品已在门口堆成了一座小山。公司大股东李新江今年38岁,是当年水泉汪村电商产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他的电商事业已经由当年的家庭作坊,发展为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大公司。
“每天的订单量能稳定在1000件左右,我们在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均有店铺,白天下单、当晚就可发货。”正在打印快递单的李明辉说,在此务工的是附近的村民,一般两个人一组配合打包,每人每月能挣2700多元。
“各位老铁,挑选鱼饵和鱼线一定要分清鱼的种类,像咱们一般钓的草鱼、鲢鱼直接拍1号链接就可以啦,1号链接是个套餐,里边有10斤鱼饵和两盘鱼线。”在电商产业园内的快乐垂钓渔具公司直播间里,公司负责人王贺俊正在热情地向网友推介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
王贺俊说:“刚开始网店一个月的销售额不到5000元,客户也不多,我就通宵达旦学习渔具知识和运营管理、视频剪辑等技术,经过1年多的努力,网店生意开始有了起色。”现在,他的网店一个月的销售额已达11.5万元,产品不仅畅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还卖到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市场。
水泉汪村通过进一步深化O2O模式,借助电商直播销售平台,把销售渔网渔具变成了致富产业,培育本土品牌20个,主销产品达121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渔网渔具电商产业链。
从整合资源到破解“瓶颈”
创品牌提升价值链
“俺今年65岁了,前几年村里建起了电商产业园,给俺提供了一个干活儿的好去处,每个月能拿3000元。”12月17日,在电商产业园干活的刘春生老人说,“现在村子里年轻人不多,干渔网渔具这行的年轻人更少,有的赚到钱直接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这些生意大都靠在家的老人打点。”
在电商产业园4号厂房里,年近70岁的张爱玲正熟练地操作工具将铝条加工成圈。一旁已经加工好的鱼护铝圈,25个一捆摆放得整整齐齐。“做一个一毛五分钱,一天能做500多个,一个月拿2000多块钱,反正比在家闲着强。”在她背后,各种型号的鱼护铝圈摆了半个车间。
“像这样加工零部件的工厂和家庭小作坊在村子里还有很多,看着工艺流程很烦琐,其实赚的钱并不多。”李世忠说。
“同样的鱼护,一样的质量,换个商标能贵几十元,商标的魔力咋就这么大?”王连峰很疑惑,“如果我们也有几个高端品牌,整合了产业链,打通了上下游,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去城里的年轻人是不是就能回来了?”
各家各户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有些渔网渔具厂家打起了价格战。比如村里专门生产鱼护铝圈、不锈钢圈的王卫不锈钢加工厂利润一再下调,现在一个不锈钢圈的利润竟不到一毛钱。
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和困境,西平县成立了“破解乡村产业弱小化”领导小组,积极发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专探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渔网渔具产业发展专班,依托政策和区域要素优势,把握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转移机遇,筑牢供应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与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合作打造“卫星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逐步实现“机器换人”。
人才从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之一。除了与黄淮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训基地、定期举办活动外,水泉汪村还在探索“研发在外地、生活在城里、贡献在村里”的用才新路子。
“下一步,将完善‘渔业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商产业园提质增效,强化拙匠书院聚才育才功能,从产业融合发展入手,加快推动渔网渔具传统优势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同时,依托旺泉智联商贸有限公司,打造区域公用高端品牌,力促产业盈利、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谈及未来的打算,李世忠坚定地说。
(策划:孙德中 统筹:柯杨 谢建晓 执笔:黄华 刘天鹏 田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