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姚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实施21年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绘就了无数的乡村美景。一幅幅如画美景之所以能在大地上舒展铺陈、落地开花,与一批批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密切相关。
将肯吃苦、有担当、敢创新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上来,是“千万工程”得以成功运转的人才密码。
他们紧盯“种子”与“耕地”,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最忠诚的“卫士”;他们爱思考、敢创新,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们饱含深情,投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事业之中……
助力乡村建设,新乡各级劳动模范出彩出新。如今,在牧野大地上,一名又一名劳模正身体力行地治理乡村、发展产业、强村富民,因地制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增光添彩的“星光”。
大思谋--
群贤聚集蓝图一绘到底
广袤乡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美好愿景的唯一主体就是“人”。
大河北岸,太行之上,从乡村之美到田园景致,日新月异的牧野乡村培育出了大量人才。细数新乡劳模的经历,在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他们在服务乡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方面卓有建树。
进入12月,辉县市南寨镇清水坪村的苹果开始大量上市。作为苹果产业的“孵化者”、村帮扶单位的负责人,辉县市弘昌物资公司驻新乡办事处副主任朱素萍倍感欣慰。从主动出资帮村修路,到发展特色产业帮村里实现脱贫致富,再到如今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筹划康养基地,身为省劳动模范的朱素萍,一步一个脚印地干。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庆安,是获嘉农民十分信赖的“土专家”。“我是农民的儿子,服务农民是我的使命。在农业技术推广岗位上,我有责任使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成为丰收的沃土,结出累累硕果。”参加工作第一天,王庆安在工作日记扉页写下的这段话,成为他的人生指南,并深情耕耘。
动员像朱素萍、王庆安一样的1300多名劳模再加156家先进集体参与,惠及500多个村、近10万口人,近年来新乡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落地落实。
今年年初,“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引领2024年河南“三农”工作的关键,绘和美乡村新蓝图。
新的号角吹响,群贤再次聚集。新乡劳模又一次身体力行,成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燃灯者”,点燃无数能人志士回归家乡、回馈家乡、回报家乡的愿望,以星星之火逐渐滋养燎原之势;也成为“持灯者”,引领一方乡土的风尚,身体力行地呼唤更多人投入乡村建设工作中,让乡村不再落寞。
小切口--
办好实事可触可感可及
12月23日,走进原阳县太平镇尹庄村,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通到每家门口,街道干净,乡风淳朴,村舍修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干部不能白当,劳模不能挂空挡,咱就得把村里搞好,让村民都幸福。”这是原阳县劳动模范、尹庄村党支部书记尹庆修常说的话。
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让“万千群众”真真切切得实惠,是“千万工程”成功的根本所在。在新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随处有劳模的身影,他们投身于农业农村事业的全链条之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省劳动模范、河南宏达集团董事长尚广强带领公司立足滩区,帮扶创建了100多家木材加工厂,直接带动了数万名群众就业,造福当地更影响全国。河南宏达集团对全国15个省127个县4000多万亩的农田援助了杀虫设备,使农民增收15亿元以上;累计向社会捐赠上亿元助学、助残、救灾等资金。
小院课堂、小板凳课堂、大喇叭广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塑形更塑魂。越来越多劳模创新方式,助力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振兴的乡村长啥样?农民的钱袋子如何鼓更高?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买世蕊进乡村、进地头、访农户,从身边事小事入手宣讲,让群众充分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群众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
深化“千万工程”新乡实践,更要坚持好、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科学有序推进建设,全国劳动模范、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企村共建”持续改善乡村生态与人居环境,别墅明亮宽敞,村内绿化如园林。
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让万千村民鼓了口袋、富了脑袋,享受到更多现代化建设新成果,是新乡劳模把“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最好答卷。
长谋划--
民声必应激荡共鸣合力
面对乡村治理面临的治理主体弱化、治理内容复杂化、治理手段行政化等问题,如何破解,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治理理念与方法,将其与自身具体实际相结合,新乡劳模构建起具有新乡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农村工作,固然需要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但也需要和风细雨、细致入微,讲究方式方法。”这是省劳动模范、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治理村子的心得。
他研究出的乡村治理“一三五”工作法,让东大阳堤村从曾经的穷村、乱村、落后村,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眼下,陈来胜带领村子又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创建举措,即“月月有活动、每期一主题、村民皆参与”的全链条式文明创建。文明创建开展以来,民风、村风、党风得到迅速改观,该做法被省内外许多地方学习借鉴,东大阳堤村再次成为村级文明建设“可学习、可复制”的样板。
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新乡市发动各级工会,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劳模的实际成效、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创新录制“工会会客厅”,邀请知名劳模走进直播间,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共话乡村振兴,带动全社会群策群力。
新乡市总工会还抓实典型选树“指挥棒”,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发现典型、培育标杆,把工作实效作为培养和推荐劳模等先进荣誉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累计从农技专家、现代农业和乡村致富带头人中选树87名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引领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在助农、兴农、富农上发挥更大作用。
在新乡,劳模日益成为乡风文明的涵育者、乡村发展的助推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乡土之地越来越有吸引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愿景也逐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