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东环街道安监办利用安全社会化服务载体,以智能化执法平台为支撑,积极开展“问诊式”安全检查,对企业安全隐患既“查病”又“开方”,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聘请第三方专家在对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后,向企业提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报告》。”东环街道安监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聘请的专家利用平板在“数字安监”平台上在线对企业发起执法检查,执法记录仪全程拍摄。从入厂区大门开始,检查人员就开始“查病”找问题,小到一个开关缺少控制标识,大到一个压力容器未检测,坚决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
据了解,安全检查结束后向企业提供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报告》,对每条隐患采用文字和照片两种形式进行呈现,并针对每条隐患的具体整改措施作了详细说明,为问题企业开具了隐患整改的“良方”,不仅提高了安全监察质量,而且还提升了安全监管服务效能。
简评
倡导“问诊式”安全检查值得称赞
东环街道开展“问诊式”安全检查,对企业安全隐患既“查病”又“开方”的作法值得称赞。
以往安全检查仅盯着深挖细纠安全隐患,在整改隐患上不给思路和措施,有时令企业在整改上遭遇“难题”。只“查病”不“开方”现象,既反映了相关部门服务意识的欠缺,也凸显了监管水平不足。东环街道安监办向企业提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报告》,并将每条隐患的整改措施详细说明,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监察质量,而且还提升了安全监管服务效能,树立了安全监管部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