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网站公示了全国优秀教师名单,徐庄中心中学教师郭小娟老师榜上有名。除了全国优秀教师这一殊荣外,经开区今年还有17位老师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5位教师被评为首届“徐州市优秀女教师”,26位教师被评为“彭城恩师”。这些优秀教师是经开区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结出的硕果。
创新选拔机制,引进优秀人才。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解决专任教师紧缺问题,经开区积极探索创新选拔用人新机制,引进优秀人才,激发队伍活力,保障教育教学健康发展。在摸清师生底数的基础上,及时编制招聘方案,同时创新选拔机制,建立教师“蓄水池”制度,按照“代课—考核—选聘”的程序,走出了一条“先培养考察,再择优选聘”的教师选聘新路子。2019年招聘在编教师326名、备案制教师109名、代课教师103名,转聘教师112名。
加强深层设计,推进师资均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经开区着眼于深层设计,出台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把“提素质、强管理、树名师、促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题,以培养“名师、名校长”为引领,积极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终身学习体系、专业化成长体系。
探索“名校优生”校园招聘活动,积极争取每年引进市外教育高层次人才1—2名。同时,不断促进优秀教师“动起来”,向乡村学校流动,向教育薄弱学校流动,每年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5%。盘活区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考核择优程序促进徐庄镇与建成区教师的合理流动。
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建立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成立区特级教师后备班,引入名师工作室,完善名、特、优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办法,有效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2019年,成立了经开区首届特级教师后备班,以培养专家型特级教师为目标,30人成为后备班学员。新增1个初中物理市级名师工作室,全区名师工作室达17个。通过区级选拔,12位成员成为省名师工作室遴选成员。第一批小学科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顺利完成各项考核,5月份又成功申报徐州市初中英语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评价”平台等,提速教师专业成长周期,打造一支占经开区专任教师总数20%的三级骨干教师队伍:正高级(特级教师)——市三师——区名优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