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池属于什么垃圾?”
“是有害垃圾!”
9月27日早上,金山桥街道金贝庄园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一对母子正在把垃圾分拣到正确的垃圾桶内。
“现在小区的垃圾分类点改造升级了,不仅提供了分拣台和分拣夹,还配备了洗手台和拖把池,分拣完垃圾后,把不小心流淌出来的污水清理干净,再洗洗手,不留下污渍,不带走病菌,真好!”该小区的王阿姨笑着说。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金山桥街道大力宣传,积极推进,建立了生活垃圾“四分类”基本体系。按照每200—300户设置一个定时投放点的原则,目前共建成垃圾分类投放点32个。
“原来的垃圾投放点比较简陋,没有水电、投放口脏污不易清洁、垃圾分类标识牌不易分辨,很多居民垃圾分类不准确不细致,现在看到这么干净,大家都自觉地爱护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垃圾分类。”金山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确保垃圾分类投放点真正惠及于民,金山桥街道充分考虑居民需求,自筹资金对协丰森林湾、龙潭公寓和金贝庄园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对投放口进行不锈钢包边,使其更加美观且容易清洁。
“便民洗手池”暖人心。自小区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居民逐渐养成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习惯,但扔湿垃圾时要破袋、容易脏手。尤其对于上班族而言,扔完垃圾就要出门上班,一路上手都是脏的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街道及时在投放点安装便民洗手池,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后清洁双手,这一暖心举措,获得居民纷纷点赞。
安装拖把池助力日常保洁。为便于做好投放点的日常保洁,街道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安装拖把池,便于垃圾分类投放点随脏随拖,实时清洁,保证投放点的卫生环境清洁,大大提升了投放点保洁人员的工作效率。
夜间照明便于精准投放。立秋以来,夜幕降临较快,为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方便居民更加精准投放垃圾,街道在每个投放点接通电路照明,方便居民夜间投放垃圾,同时铺设防滑垫,保障居民安全。“现在天黑再也不用担心扔错桶了!”小区居民纷纷感慨。
“源头”分类,长效治理。为提高源头分类质量,街道为每个投放点配备“四分类”垃圾桶、分拣台以及分拣夹;此外,更换投放点垃圾分类标识牌,让标识牌更加清晰醒目,让居民投放垃圾时更易识别分类。同时安装小喇叭,全天候播放垃圾分类文明小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细节入手,把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做到极致,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金山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