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浇筑,东湖医学创新港5#楼正式封顶,与此同时,1#、2#、6#楼幕墙及机电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3#、4#楼二次结构施工陆续展开。
东湖医学创新港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其中地面建筑6座。“这里将陆续建起医药研发服务、细胞制备存储及诊疗、高端医疗设备制造、精准检测及诊疗、医学创新概念验证、产业发展生态等六大功能中心,成为徐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新地标。”大庙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的思路,已签约十几个项目:肿瘤细胞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迅睿儿科呼吸道分子诊断、中科优检生物基因检测、深圳真迈生物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研发制造等项目已经入驻。
作为经开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功能的重要载体,我们积极抢抓新医药产业新一轮洗牌机遇,加快培育壮大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主动出击抢占制高点。大庙街道党委书记吴磊表示,大庙街道始终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把项目服务作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确保东湖医学创新港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
“很幸运,赶上了经开区医药产业发展的‘春天’,我们对做大做强企业充满了信心。”迅睿生物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经开区重点引进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注册资金2亿元,主要经营基因检测、生化分析、微生物检测、儿科呼吸道诊断一体化系统诊断仪器、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既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产业生态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是基于经开区未来强劲的发展愿景和推进路径,激发了企业的信心和动能,努力在5年内实现上市。
据了解,目前已入驻1#楼的肿瘤细胞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由东湖医学创新港和徐州医科大学共同建设,实验室共有P2级实验室2间,SPF级动物房1000平方米,GMP平台4个系统共28间,可容纳22个课题组同时使用。在双方共建实验室的基础上,正和省产业研究医院对接,力促提升为省产业研究医院细胞所,在细胞治疗领域确定徐州的特殊地位。
大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东湖医学创新港将继续接洽医学类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基金等机构,招引蛋白类、中枢神经类、肿瘤细胞治疗、5G技术应用、医用新材料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在研的高质量项目,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医药研发领域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发展新药研发非临床试验阶段和动物试验阶段的CRO业务,加快建设生物服务外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