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观摩团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远学枫桥经验,近看官庄模式”活动。观摩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官庄村双拥广场、军人荣誉室、国防教育室等,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官庄村服务退役军人的有益探索和先进经验。
大庙街道官庄村是2015年拆迁新建的安置村,现有人口2800人,其中党员73名、退役军人90名。官庄具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退役军人工作起步较早、基础扎实。今年以来,官庄村以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创新推行褒扬激励、帮扶关爱、作用发挥三项机制,更加扎实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关爱尊崇”为核心的退役军人服务新路子。
建立健全褒扬激励机制,将尊崇导向树立起来。官庄村先后在建起双拥广场、崇军浮雕等,设立退役军人荣誉室和老兵光荣榜,一一展现官庄退役军人的军装照、从军简历和立功受奖情况。每逢青年入伍、立功受奖、节日慰问军人、为军属家挂光荣牌,村里锣鼓齐鸣,登门送喜,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到每位对象的心坎上,军人家庭倍感荣耀。举行集体过“八一”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及家属重温誓词、同唱军歌、观看红色电影。向退役军人发放印有“献给光荣革命军人”字样的纪念品,邀请退役军人谈从军故事、讲军旅荣光。在全村上下营造出尊重军人、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建立健全帮扶关爱机制,将服务水平提升上来。充分发挥服务站作用,将服务站与村综合服务中心、爱心互助站、党建文化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紧密融合,为退役军人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服务。动态掌握退役军人生产生活情况,积极畅通服务对象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大力开发村内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军人家庭就业。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军人子女考上大学的,在村民标准基础上增发1000元奖金。加大对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严格落实社保和优抚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建立健全作用发挥机制,将军人优势体现出来。利用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和驻徐部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等时机,大讲官庄红色故事,传播传承红色基因,组织退役军人开展向“最美退役军人”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铭初心、葆本色、立新功”。挑选群众基础好、号召力强的退役军人作为老兵联络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退役军人的思想境界和干事热情持续提升。组建以退役军人为骨干力量的志愿服务队,许多退伍老兵纷纷戴上红袖章,自觉投身社区管理活动,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围绕建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红星应急救援队基础上组建民兵连,连队常年坚持训练,成为护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中坚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退伍军人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义务值守社区两个多月,构筑起了基层抗疫的坚固防线。如今,村里的重要活动,最先赶到的是退役军人,村里布置的任务,最先完成的也是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成为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排头兵”“先锋队”。
通过不懈努力,官庄村退役军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一是有力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退役军人曾是官庄村信访稳定工作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官庄村通过一对一上门交流的方式,敞开心扉、倾听心声,理清了问题的症结、把准了矛盾的要害,有效架起了“连心桥”、解开了“死疙瘩”。二是有力助推了基层治理创新。把激发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作为“关键一招”和治本之策,通过设立老兵调解室、组建平安服务队等形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将退役军人群体这个维护基层稳定的突出“变量”转变为创新基层治理的宝贵“增量”。三是有力支持了基层改革发展。退役军人具有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显著特点。在退役军人的支持帮助下,官庄村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推进信访稳定、征地拆迁、村民安置等工作顺畅高效。村集体收入超过1400万元,展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景象,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徐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接待各级各类观摩近200批次,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明村、示范村、明星村。
大庙街道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吴世海表示,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老兵,我有着浓重的军人情结,深深了解兵之所想、兵之所盼,发自内心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战友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今后,我们将退役军人工作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让更多退役军人在融入和贡献地方发展中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