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一个学子,温暖一个家庭。为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安徽省农商银行系统提前部署,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多措并举确保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工作顺利开展。
联合宣教让政策深入人心
“没想到办理助学贷款那么方便快捷,真是了却了我一桩心事!”8月3日,家住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的学生孙一凡在填写了颍东农商银行助学贷款申请单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孙一凡今年以54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家庭贫困的她正打算申请助学贷款时,颍东农商银行举办的“2021年爱心圆梦公益行”活动将贷款亲自送上了门。
颍东农商银行通过与阜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阜阳市颍东区妇联及各乡镇联合开展“爱心圆梦公益行”活动,在各个乡镇举办座谈会,向考上大学的学子集中宣讲生源地助学贷款,并现场收集资料安排专人上门进行办理。
颍东农商银行还在40个营业网点均设置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专柜和窗口,窗口配备便民自助打印电脑和打印机、高清摄像头等,确保设备齐全、网络畅通,同时安排专人负责业务办理,从咨询、预约、审核、录入到最终签订合同,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办理,“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让学生及家长“只跑一次”,做到应贷尽贷。截至目前,颍东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5836笔,金额4364.62万元。

积极走访让申请办理更省心
前不久,在亳州谯城区的田间地头、社区邻里,一支支头戴“小红帽”的工作人员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亳州药都农商银行组织工作人员,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手拿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册,向当地的居民讲解国家对于贫困学子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该行积极利用村委会、社区委员会,了解居民的基本情况,哪家生活有困难,哪家有子女上大学或参加了今年的高考,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宣传。
宿州农商银行则联合各村委会积极走访毕业学生家庭,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坚持“应贷尽贷”,不断简化放款流程,坚持上门服务,主动走出去,确保每一位借款学生都能够一趟办理成功。涡阳农商银行不仅与县教育局及时对接,第一时间了解毕业生录取情况,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申贷高峰期的到来,还加强与毕业班的沟通联系,利用班级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宣传助学贷款,点对点、点对面精准营销,全力保障2021年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高效办理让服务温暖人心
“母亲没有劳动能力,常年吃药,父亲悉心照顾母亲的同时还要撑起这个家。今年我能继续上学,靠的是濉溪农商银行啊!”近日,濉溪县铁佛镇铁佛村的女大学生小余激动地说道。2020年,小余接到了安徽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让小余顺利上学,父亲拿出所有积蓄,凑够了小余的学费。今年受疫情与汛情影响,小余一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眼瞅着新学期的学费要缴纳,小余满面愁容。欣慰的是,7月底,濉溪农商银行铁佛支行工作人员在走村入户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时了解到她的情况,立即为其办理了8000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成功在规定时间将其学费打到了指定账户,为后一年的学业提供了保障。
“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我行按照稳住存量、狠抓增量、应贷尽贷的要求,全面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把服务‘送上门’,办理‘贴心化’。”濉溪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行在52家网点遍布城乡的基础上,积极做好上门服务和贷款集中受理工作,对“首贷客户”讲透政策、一次受理、限时办结,不增加不必要的条件和手续;对“存量客户”,及时回访、办理续贷、耐心指导。同时,该行对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咨询或受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对存量和新增学生通过首续贷错峰受理等方式确保贷款办理工作平稳有序,在办理高峰期采取增派工作人员、延长办理时间、分环节流水线作业等措施提高办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