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荣获“山西省产业扶贫示范县”殊荣

本报讯(记者石俊文)近日,从省城太原传来喜讯,代县荣获山西省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山西省产业扶贫示范县”殊荣,成为全省学习的产业扶贫先进典型。

代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坚持“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全链条推进、精准化扶贫”的总体思路,围绕“五有”目标,把产业扶贫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模式,坚持多渠道引导,特色产业增收初见成效,引领带动增收脱贫奔小康作用显著。

———以奖代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方案》,以“以奖代补”的形式,重点发展扶持谷子、黍、红芸豆、薯类等杂粮和辣椒种植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红三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全县特色农业品牌。一是大力发展辣椒种植,力争三年内建成5万亩辣椒种植基地,现已在沿滹沱河两岸高水肥地区发展辣椒种植1万亩;二是紧跟全市建设“中国杂粮之都”的步伐,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为抓手,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功能食品开发,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现已新增杂粮面积3万亩,规模达到15万亩,“粮改饲”发展青贮玉米1万亩,谷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三是继续扩大中药材发展规模。重点发展以黄芪、党参为主的道地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四是擦亮“代县黄酒”这张名片,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打好文化植入、品牌营销等组合拳,重振“南绍北代”的历史辉煌。全县现已发展小杂粮、饲料玉米、辣椒、瓜菜、水稻、中药材等特色种植15.7万亩,带动贫困户6360户19200人,年人均增收1370元。

———以销促产,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县农副产品销售“两平台、一通道”,助推全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检验、包装、展销平台建设和运营、产品运输、销售、实现增收的系统链建设。发挥“北京高校直供平台”和“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工会系统农产品采购平台”、北京体育大学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采购阳明堡翔宇合作社鸡蛋“直供通道”作用,促进了全县农产品、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好产品、打造硬品牌、对接大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可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为导向,倒逼全县农副产品从种植、生产到加工、市场资源整合、外销平台建设和当地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体规范化水平。通过打造“两平台、一通道”,共计帮扶销售全县农副产品小米、鸡蛋、黄酒等达450万余元,惠及13个企业和合作社,带贫总户数近800户。

———狠抓认证,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支持各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标准化认证,获证产品数量年增长速度保持在6%以上,全县突出抓好五大品牌建设,即代州黄酒、小米、辣椒、杏仁、黄芪的质量认证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努力通过国家级认证,从而带动全县农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指导龙头企业和规模合作社申报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生态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好粮油等认定,增长速度保持在6%以上。努力打造“邑千代”区域公共品牌,借助代县黄酒、代县酥梨、代县大米、代县辣椒、代县黄米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打造升级“老高家”“四达”“沱源香”“雁门大地”“净土源”“雁门紫塞”等品牌,争创省级著名商标;着力打造优质大米基地、优质小米基地、优特软黄米基地、优质酥梨基地、优质辣椒基地、优质中药材基地、优质红芸豆基地、高淀粉马铃薯基地,已在全县打造出五大特色杂粮之乡,打造出一批名牌产品与著名商标;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品牌影响力。全县“三品一标”标准化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农产品6个,认证面积3.8万亩,无公害生猪2000头,创建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1000亩一个,评定功能食品一项,代县黄芪被批准为第一批全国有机农产品(黄芪)基地,代县酥梨、代县小米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