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农民命运的焦灼关切
---读鲁顺民《天下农人》
读《天下农人》,首先让我联想到北方冬天的大地。开阔、清寂,没有了春的喧闹,夏的急燥,秋的盛誉,只有宽广和朴素。
读《天下农人》,还让我联想到作家的自我修为。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认为只有人品高尚,艺品才能高洁。事实也的确如此,作家没有过硬的内在修养,很难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当然包含一定的技巧,但是,就创作行为本身而言,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这样一种行为:创作是一种输出和发散,它所产生的每个文字,都携带着作者个人的气度、内涵和品格。某种程度上说,文艺创作比拼的,不是谁的手法更高超,而是谁的底蕴更深厚。有学养、涵养、修养的作家,才能心地澄明,胸襟阔大,目光深邃,情怀慈悲,才能接地气、诉真情,有活力,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记录着人民的轨迹,讲述着人民的故事。
如果说历史是个大舞台,人民就是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人民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国文学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文学界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赵树理、柳青、马峰、胡正等老一辈作家,长期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创作出了《三里湾》《创业史》《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汾水长流》等一批文学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天下农人》就是鲁顺民接地气、打深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的一部关于山西省农村历史和现实的随笔札记,花城出版社出版,收入新乡土文学丛书,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全书洋洋35万字,546个页码,特别是作者把社会学方法引入散文写作,富于历史感,讲究科学性,又有文学性,散发着一般乡土散文所没有的张力和厚重感。
鲁顺民,山西省河曲县人,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参加工作,任中学语文教师8年,199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报告文学《送84位烈士回家》《王家岭的诉说》,长篇散文《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等,作品多次获奖,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
《天下农人》收录的34篇长短不一的文章,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生活在最低层的生命个体的不同侧面,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美好与无奈,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也丰富了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这源于作者长期焚膏继晷从事农村问题的研究和写作,掌握大量的调查材料,十分熟悉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读《天下农人》,让我感觉到鲁顺民的文字也有四季,有的温煦如春,有的浓烈似夏,有的冷峻若秋,有的犀利犹冬。他用四季的文字组成了一片片文字的田野,带着泥土的朴素与真诚,一丝丝,一茬茬,生生不息,扎根大地。其实,他就是这大地上的农人,在文字的四季里穿越奔波,守候守望,既有四顾茫然的焦灼,也有满怀期待的喜悦。
文学创作是一种理性指引下的情感艺术创造,优秀作家的感情世界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相通相连,他的情感态度乃至价值立场必须始终站在普通劳动者一边。鲁顺民始终关注着农民,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关注农民的生存和命运,成为了他作品最核心的问题。譬如《河流四章》《向一九八0年的麦子致敬》《老苏》《老高》《公办王家山》《扶贫流水》《饥饿的事情》《感慨王家塔》《失忆的蛟龙》等篇什,流淌着作者浓浓的乡土情结。《天下农人》中的人物和事件,基本上都是发生在乡村里的普遍劳动者的平凡事件,从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始终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尤其对改革开放后农民的命运进行热切的观照。作者对三老汉、老苏、老高、李津他爸,村支书老苗、杨凡这些普通劳动者,就像叙述他的亲兄弟一样,既准确地把握住了他们的性格特征,真实地描绘出他们的命运发展,又对他们倾注了充分的爱和理解。并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采用生活本身的样式反映生活。也正因为这样,作品才具有了特别的艺术感染力。为了真实、生动地反映王家岭矿难救援工作,鲁顺民连续十几天吃住在事故现场,不厌其烦地采访煤矿农民工30多人,与他们谈心、交心,零距离接触,搜集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自己的艺术触角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人物生活现场中的所有气息,使自己的创作与笔下的人物息息相通,从而完成了7万多字的《王家岭矿难采访手记》,真实再现了这一重大事件并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普通劳动者在《天下农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同寻常的意义。《天下农人》给文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文艺创作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站在普通劳动者一边,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基本情感态度和价值立场。在文艺创作中一定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以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记录和表现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优秀的富有良知的作家基于对人类、国家、民族真诚的爱,会在作品中对人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表现出热切的关注、深切的忧虑,自觉肩负起推进时代发展的崇高的社会责任与神圣的历史使命。《天下农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意识很强,能够感知社会发展方向。鲁顺民选择用现实主义手法,记录了山西农村的时代变迁,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生活。因为他坚信扎根人民群众的现实主义在中国不会过时,在现有的历史范畴和以后相当长的时代里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他在《天下农人》所表现的对普通民众的关切和对社会发展、对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恒久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很喜欢《河流四章》中的这段文字:“黄河对于老船工三老汉来说,永远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流,那河流有性格、有脾气、有血、有肉,在他眼里,眼前的黄河就是一头被饲养了几千年几万年的兽,或者说,这条河是供养着人走,供养人活,供养人悲悲喜喜的一条母血之河。他对河充满的那种爱意和温情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他对河充满着的那种敬意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陪着老艄公在河岸上静静地坐下来听河吧,抽一棵小兰花,少顷,再少顷,河果然有声音,是涛声,是水声,是山水的和鸣,或者,发出声音的竟或是大地本身,竟或是听河者的心声。”这让我更多联想到北方的广袤原野。包容一切,生长一切,养育一切,可以花开绽放草木葳蕤,也可以安宁沉寂冰封雪藏。它的朴素里孕育着丰饶的生机,它在艰辛中蕴蓄着生长的力量。我的鼻子似乎闻到了就要钻出地面的青草的味道,一望无际碧绿的庄稼的味道。我的眼睛依稀看见在文字的田野里,一个个跳跃闪亮的字符正拔节、正生长。我期盼那些字符不是在四季花开的温室里安逸地繁荣,我期待它们是从冰封的大地深处穿越寒冷带着河流与青草的春意,带着泥土的朴素与真诚而来。当它破土而出迎接明媚春光的那一刻,我相信,那才是浩荡的生命,那才是生命的河流生生不息。
每一个文字都是一粒种子。让我们守望在这片文字的田野上,期待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期待一次次春华秋实。
读《天下农人》,首先让我联想到北方冬天的大地。开阔、清寂,没有了春的喧闹,夏的急燥,秋的盛誉,只有宽广和朴素。
读《天下农人》,还让我联想到作家的自我修为。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认为只有人品高尚,艺品才能高洁。事实也的确如此,作家没有过硬的内在修养,很难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当然包含一定的技巧,但是,就创作行为本身而言,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这样一种行为:创作是一种输出和发散,它所产生的每个文字,都携带着作者个人的气度、内涵和品格。某种程度上说,文艺创作比拼的,不是谁的手法更高超,而是谁的底蕴更深厚。有学养、涵养、修养的作家,才能心地澄明,胸襟阔大,目光深邃,情怀慈悲,才能接地气、诉真情,有活力,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记录着人民的轨迹,讲述着人民的故事。
如果说历史是个大舞台,人民就是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人民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我国文学繁荣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文学界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赵树理、柳青、马峰、胡正等老一辈作家,长期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创作出了《三里湾》《创业史》《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汾水长流》等一批文学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天下农人》就是鲁顺民接地气、打深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的一部关于山西省农村历史和现实的随笔札记,花城出版社出版,收入新乡土文学丛书,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全书洋洋35万字,546个页码,特别是作者把社会学方法引入散文写作,富于历史感,讲究科学性,又有文学性,散发着一般乡土散文所没有的张力和厚重感。
鲁顺民,山西省河曲县人,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参加工作,任中学语文教师8年,1996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报告文学《送84位烈士回家》《王家岭的诉说》,长篇散文《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等,作品多次获奖,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
《天下农人》收录的34篇长短不一的文章,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生活在最低层的生命个体的不同侧面,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美好与无奈,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也丰富了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这源于作者长期焚膏继晷从事农村问题的研究和写作,掌握大量的调查材料,十分熟悉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读《天下农人》,让我感觉到鲁顺民的文字也有四季,有的温煦如春,有的浓烈似夏,有的冷峻若秋,有的犀利犹冬。他用四季的文字组成了一片片文字的田野,带着泥土的朴素与真诚,一丝丝,一茬茬,生生不息,扎根大地。其实,他就是这大地上的农人,在文字的四季里穿越奔波,守候守望,既有四顾茫然的焦灼,也有满怀期待的喜悦。
文学创作是一种理性指引下的情感艺术创造,优秀作家的感情世界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相通相连,他的情感态度乃至价值立场必须始终站在普通劳动者一边。鲁顺民始终关注着农民,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关注农民的生存和命运,成为了他作品最核心的问题。譬如《河流四章》《向一九八0年的麦子致敬》《老苏》《老高》《公办王家山》《扶贫流水》《饥饿的事情》《感慨王家塔》《失忆的蛟龙》等篇什,流淌着作者浓浓的乡土情结。《天下农人》中的人物和事件,基本上都是发生在乡村里的普遍劳动者的平凡事件,从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始终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尤其对改革开放后农民的命运进行热切的观照。作者对三老汉、老苏、老高、李津他爸,村支书老苗、杨凡这些普通劳动者,就像叙述他的亲兄弟一样,既准确地把握住了他们的性格特征,真实地描绘出他们的命运发展,又对他们倾注了充分的爱和理解。并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采用生活本身的样式反映生活。也正因为这样,作品才具有了特别的艺术感染力。为了真实、生动地反映王家岭矿难救援工作,鲁顺民连续十几天吃住在事故现场,不厌其烦地采访煤矿农民工30多人,与他们谈心、交心,零距离接触,搜集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自己的艺术触角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人物生活现场中的所有气息,使自己的创作与笔下的人物息息相通,从而完成了7万多字的《王家岭矿难采访手记》,真实再现了这一重大事件并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刻反思。普通劳动者在《天下农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同寻常的意义。《天下农人》给文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文艺创作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站在普通劳动者一边,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基本情感态度和价值立场。在文艺创作中一定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以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记录和表现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优秀的富有良知的作家基于对人类、国家、民族真诚的爱,会在作品中对人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表现出热切的关注、深切的忧虑,自觉肩负起推进时代发展的崇高的社会责任与神圣的历史使命。《天下农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意识很强,能够感知社会发展方向。鲁顺民选择用现实主义手法,记录了山西农村的时代变迁,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生活。因为他坚信扎根人民群众的现实主义在中国不会过时,在现有的历史范畴和以后相当长的时代里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他在《天下农人》所表现的对普通民众的关切和对社会发展、对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恒久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很喜欢《河流四章》中的这段文字:“黄河对于老船工三老汉来说,永远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流,那河流有性格、有脾气、有血、有肉,在他眼里,眼前的黄河就是一头被饲养了几千年几万年的兽,或者说,这条河是供养着人走,供养人活,供养人悲悲喜喜的一条母血之河。他对河充满的那种爱意和温情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他对河充满着的那种敬意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陪着老艄公在河岸上静静地坐下来听河吧,抽一棵小兰花,少顷,再少顷,河果然有声音,是涛声,是水声,是山水的和鸣,或者,发出声音的竟或是大地本身,竟或是听河者的心声。”这让我更多联想到北方的广袤原野。包容一切,生长一切,养育一切,可以花开绽放草木葳蕤,也可以安宁沉寂冰封雪藏。它的朴素里孕育着丰饶的生机,它在艰辛中蕴蓄着生长的力量。我的鼻子似乎闻到了就要钻出地面的青草的味道,一望无际碧绿的庄稼的味道。我的眼睛依稀看见在文字的田野里,一个个跳跃闪亮的字符正拔节、正生长。我期盼那些字符不是在四季花开的温室里安逸地繁荣,我期待它们是从冰封的大地深处穿越寒冷带着河流与青草的春意,带着泥土的朴素与真诚而来。当它破土而出迎接明媚春光的那一刻,我相信,那才是浩荡的生命,那才是生命的河流生生不息。
每一个文字都是一粒种子。让我们守望在这片文字的田野上,期待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期待一次次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