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村 , 并 非 神 话

---山东省兰陵县代村考察记行 

(上接第1197期)

代村还有一座医院———诚信医院,也是与民营资本合建的,是兰陵县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兰陵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同时还是山东DNA亲子鉴定咨询服务中心、临沂市妇幼医联体儿童康复专业联盟成员单位,医院有40个科室,医护人员228人,年接待患者10万人次。

距老年公寓500米外,有一座代村商城,是兰陵县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有经营户3000多家,年交易额10亿多元,每年为集体增收4000多万元。

尽管来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对代村做了解读,但是当代村生活真真实实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一路走,一路感慨,一路问。心中最大的疑惑是:代村的两委班子成员还是农民吗?代村的群众还是农村户口吗?龙主任的回答坦率而坚定:是啊,我们两委班子除了随丈夫嫁过来的聂晓燕之外,全是农民,最高学历是高中,村里人当然还是农户啦。龙主任的回答不仅没有消除我们的疑问,反而加重了我们的好奇:都说代村发展用了二十年,你们倒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代村,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今天还有昨天和明天

为了解开我们心中的疑团,龙主任把我们领进了代村村史馆。

代村村史馆是一座青砖黛瓦、飞檐斗拱、朱漆圆柱、古朴典雅的仿明清建筑,由室内展厅和室外雕塑两部分组成。室外雕塑围绕戴家村连的英雄故事,主要展示发生在代村的革命历史事件。室内展厅设“忆往昔”、“话当年”、“看今朝”3个部分,走进这里,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端祥着代村。

来之前,就知道代村过去的基础不是太好,虽然是城郊村,却捧着金碗没饭吃,在村史馆我们才真正明白,当年的代村不仅仅是没饭吃,更是千疮百孔。当年的代村,街没个街样、路没个路样,村民乱搭乱建,路上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当年的代村,不仅干群关系紧张,邻里也少了和睦,打架的、斗殴的、赌博的、偷盗的,让老少爷们儿很是头疼;当年的代村,村集体不但没有产业,反而有着400万元的外债。这样的摊子,谁接谁懵。

王传喜不怕。31岁的他在乡亲们的期盼中接过了这副烂摊子。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王传喜的第一把火还没来得及烧,上任第3天就开始接法院传票,400万元的外债得有个说法呀。在刚当书记的前两年里,王传喜先后出庭100多次。有人曾问他,愁不?怕不?他说,越是艰难他越是不怕,越觉得有干头。这位山东硬汉开始带着村干部挨家逐户走访,他要听听村民们的真心话。一个月下来,他梳理的问题有80多项,就是带着这些问题,王传喜和他的两委班子拉开了代村的涅槃之路。

“公道自在人心”,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民心。王传喜在走访中了解到,土地不公是代村当时最大的矛盾,从1982年土地分配到户以后,代村就没有随着婚丧嫁娶而调整过土地,造成有的家庭人均两三亩地,有的家庭人均四五分地。王传喜的第一把火就从这土地不均入手,一户两块田,一块好点的,一块差点的,所有村民抓阄选地,这是他给出的“土地找平”方案,也是他给代村人的承诺。整个土地调整期间,王传喜带着村干部吃住都在地里,他在3000亩土地上重新立起1万多根分地桩,为了防止有人破坏,他半夜看木桩、白天和村民一起耕地种地,他用他的行动和诚意为代村重新树起了公道,也赢得了村民的支持与信任。

土地是根本,也是出路。代村紧邻兰陵城区,“卖地就有钱花”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过去代村走的老路,钱收了,地没着落,400万元的外债就欠下了。有人看中现在代村医院那块地,开价5000万元,还请了领导出面,但是王传喜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土地才是最值钱的东西,他要守护好这个金碗,他不能让村里的土地被城市和金钱吞并,而是要让代村的土地“寸土生金”,他要带着代村人在这片土地上大干一场。在他的坚持下,村集体以130万元租金、租期10年的方式把地租给了石油公司,合同期满后,王传喜引进社会资本,修建了现在的代村诚信医院,让土地使用权这只“金饭碗”牢牢把握在代村人手中。

确权确股不确地,这是王传喜的睿智,更是代村人为自己选定的发展之本。2005年,村集体一次性拿出了3000亩土地搞集体经营。2008年,代村与相邻5个村的2200多家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7000亩,再加上国营农场2万亩土地,形成了3万亩土地的规模,代村人逐渐过上了“靠地生活”的好日子。村里的土地,现在都是搞蔬菜、花卉等高效农业种植、发展乡村旅游,全村3600多人中,从事农业的只有10%左右,近90%的人务工经商进入了二三产业。目前村集体有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兰陵新天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兰陵新天地文化有限公司、兰陵新天地置业有限公司,构成了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的基石,2019年,村集体经济各项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达到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

旧村改造,这是王传喜给代村人选定的小康之路。代村人口众多,又紧邻县城,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如果按照过去那种“摊大饼”式的方式,家家都得划一块宅基地,那至少得有上千亩土地才能满足全村人的居住。想乐业,必须先安居。王传喜要让代村人“小步快跑”,不用离村、不用进城,就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从2006年开始,代村人用十年的时间,分片拆、分步走,1200多户全都搬进了楼房。村民的旧房子评估价在8至10万元,新建的居民楼每套在120平米左右,里面地板、灶具、洁具都已安置妥当,可以说开门就能住,而且村民只需每平米出500元。有人算过账,拿着拆迁补偿款买新楼,自己还能剩下一部分钱呢。你说,这样的好事,傻瓜才会不干。几年间,每天都有村民来村委会问:我们那片啥时候拆?就这样,代村的拆迁不仅没有占用一寸耕地,还腾出来几百亩的建设用地,并且创下了零违规、零投诉的奇迹。

奇迹归奇迹,代村的发展并非想像中的一帆风顺,而是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就拿拆迁来说,拆到村民付青泉家时,王传喜还真头疼了。付青泉的楼房建在县城南环路边,两层7间,600多平方米,一年光租金就是7-8万元。按照村里的拆迁政策,这套楼房评估价才50万元,只能分两套安置房。算完这笔账,付青泉气得直跳脚。王传喜内心也充满“纠结”,甚至怀疑自己的政策,感觉过不去这个坎儿了。反复思量后,他还是决定,贯彻多年的政策不能改。他宁愿自己背上 “人情债”:“他要有困难,我自个儿借钱给他!”他跟付家人谈了不下10次,最后一次的谈话持续到后半夜,付青泉终于被他的公心和义气打动,一低头,一摆手:“不谈了,明天就拆。”回到老房子,付青泉眼泪纵横。王传喜一回家也掉了泪:“我们的群众真是太好了!”

就这样,农民上楼了,代村商城拔地而起了,村民变成股民了,不仅有土地收入,还有股金分红。

这就是代村人和代村精神,爱国爱村、大气谦和、朴实守信、勇于拼搏。这就是王传喜,咬定青山不放松,二十年只为一个梦。

现如今,王传喜又提出了建设“田园新城”的新规划,这个规划覆盖代村及周边11个村庄,辐射20平方公里、2.6万余村民,他说:我们要争取用3至5年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农业之城、产业之城、农民之城,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行区、样板区。其实,王传喜做的,永远比说的要多,在我们到来的时候,代村的田园新城其实已经拉开了大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新农人培训中心、农村电商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1.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徐皇路片区高效农业项目已建设完成。

代村归来,我们以为是结束没想到却只是个开始

若能日饮代村一碗水,不辞长做亭前扫街人。带着对代村的一腔钦佩和百般不舍,我们离开了代村。原以为,可以告一段落了,没想到,代村像一块巨大的酵母,她的经验正在代县发酵开来。

“南街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王传喜2002年二访南街村时写在留言簿上的誓言。当时,好多随行的老干部不理解,认为王传喜初生牛犊,没尝过个村干部的苦辣酸咸,南街村是时代的产物,是不可复制的,你这样写,早晚得打了代村人的脸。可是王传喜不信这个邪,硬是用18年的时间,让代村成为全国基层党建的一个标杆,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我们代县能不能也出个代村?也出一个新的标杆?

代村起步时人多、地少、外债多、矛盾多、压力大,王传喜就是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强班子、挑担子、找路子、谋福祉,21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忘我奉献,把一个负债累累的后进村建设成文明、美丽、大气、富裕、祥和的示范村,正如村里的李学全为他撰写的对联“有思想朴实厚道,有魄力毫无私心”一样,他的大公无私、他的勇于担当、他的卓识远见,理应成为我们思考工作、勇于实践的不竭源泉。

一份调研报告,我们一行人三易其稿,三稿之后,又觉得一份稿子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思考,索性再来一个记行。为了让稿件充实又有实操性,我们在讨论会上不惜争得面红耳赤。因为,我们不能让代村精神在代县打了折扣。

更难能可贵的是,枣林镇何家寨村、磨坊乡赤土沟村、上馆镇橙草沟村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在发展集体经济、造福乡梓的路上,他们已经开始付诸实施,聂营镇的主要领导请调研组专门去镇里指导工作、实地考察,已经完成了10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一支“镇守一方、造福一方”的干部队伍正在成为代县的中坚力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