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县教育科技局教育扶贫工程(下篇)

(上接第1204期)

教育抓根本,幼教先脱贫

发展学前教育,既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解放家庭劳动生产力、提高务工收入、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原因,学前教育一直是我县教育发展的“短板”和“痛点”,全县数量不多的几所幼儿园基础设施陈旧,活动面积狭小,幼儿教师短缺,教学手段落后,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就近入园或者无法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县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了跟进教育扶贫,彻底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代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迎难而上,抢抓国家、省、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全县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制订出台了《代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教育科技局在对全县学前教育状况进行详尽细致、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人口密度和适龄幼儿分布范围等因素,编制了《代县幼儿园建设布局规划》,并制订了详细的分年度实施计划: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6330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1所,其中,县城新建5所,农村新建阳明堡、五里村等12所幼儿园,改扩建聂营、西留属等25所农村幼儿园,改造农村附属幼儿园23所,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7所。2015年,在县城滨河移民区投资300万元新建滨河移民区幼儿园,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规模设置2轨6个班,2017年秋季已投入使用。2016年,在县城苏村小学旧址投资600万元建设苏村幼儿园,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规模设置为3轨9个教学班,可招收300多名幼儿入园就读,于2018年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这些新建的幼儿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办园条件达到了山西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一所所崭新的幼儿园成为城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增强幼教师资力量,2013年,我县公开招聘24名幼儿教师和1名高级营养保健师,把这些教师安排到县直幼儿园。同时,针对全县幼儿教师紧缺问题,从幼师毕业生中为全县幼儿园聘用了一批合格的临时幼儿教师,将原来学历低的幼儿教师转为教辅人员,教师从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县学前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幼儿园布局日趋合理,办园条件显著改善,教师从业水平明显提高,保教质量稳步提升,幼儿在园人数明显增加,幼儿入园率由2010年的42.1%达到2020年的96.5%,全县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原来在县城拼车、择园的幼儿也纷纷回到农村幼儿园,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又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五里村的一位幼儿家长高兴地说:“以前村里没有幼儿园,大家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往县城接受学前教育。由于路途远,来回很不方便,只能在县城租房。现在,村里新建了幼儿园,没想到环境很好,设施也挺齐全,幼儿教师都是正式招考分配来的,年轻活泼,多才多艺,孩子们享受的学前教育不比城里孩子差,村里的人都把孩子从县城里转到村上的幼儿园了,我们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减轻了,有时间打工挣钱了,也间接实现了脱贫致富。”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全县上下多年来艰辛的付出获得了令人欣慰的回报,现在,我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城乡、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昔日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教育扶贫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得到良好的显现。我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多次表彰,并被授予全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荣誉称号。下一步,我县将积极争取幼教编制,招聘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加强幼儿教师培训,逐步解决幼儿教师短缺和幼教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持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为幼儿园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规划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再新建两所高标准、现代化的4轨制幼儿园,彻底打赢幼教扶贫攻坚战。贫富无差别,教育达均衡

近年来,代县教育科技局围绕“补短板、调结构、推改革、保公平、提质量、促均衡、谋脱贫”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尤其是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统筹、协调、均衡发展。2016年,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接受“省级督导评估”的33个县中,代县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率先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且顺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评估认定,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实施。

2012年以来,全县共投资2.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三大抓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省定标准。

抓均衡,不断推进城乡标准化学校建设。投入2.5亿元,新建或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教师周转宿舍、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地、浴室、厕所,装备了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音体美教室、卫生室,配备了学生课桌椅、学生用床、学生饮水设备、图书仪器、文体器材、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桌椅、教师专用电脑等设施设备。实现了中小学生“一生一桌一椅”,寄宿生“一生一床一柜”,专任教师“一桌一椅一柜一机”。全面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努力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县中小学网络资源全覆盖,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教师的计算机配备率达100%,学生信息技术开课率达100%,实现了城乡学生资源共享,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下转第二、三版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