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阳明堡饮酒传佳话

清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和一班王公贵族,狼狈出走。他们过居庸、宣化,经大同,又在雁门关留下了逃跑的足迹。

话说那时正值秋天,气候尚热,慈禧、光绪和王宫随从饥渴难忍,一路颠沛至雁门关。雁门王知县早已得知慈禧一干人到来,急忙招来手下幕僚商议迎驾事宜,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让慈禧老佛爷下榻县衙,有的说老佛爷信佛,不如找一处气派的庙宇接驾……知县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陈师爷问道:“师爷有何良策?”陈师爷捻须沉吟半晌,缓缓说道:“诸位所言差矣,县衙简陋破败,老佛爷和皇上一路奔波,疲惫不堪,如若招待不周,触犯天威,只怕老爷轻则罢官丢职,重则人头不保啊!在庙宇迎驾,更是不伦不类,有伤大雅,皇上乃万乘之君,披肝沥胆,总理国事,岂可屈居佛门,召见大臣?”王知县急忙问道:“依陈师爷看来,此事如何处置?”陈师爷缓缓答道:“阳明堡贾掌柜乃我县富商巨贾,他家大业大,宅院富丽堂皇,民间有‘小和府’之称,若在贾府迎驾,老佛爷和皇上必然心满意足,即便贾府招待不周,老佛爷也是治贾掌柜的罪,与老爷何干?”王知县一听陈师爷说话在理,不由连连点头称是。赶紧派人快马加鞭,通知阳明堡贾掌柜准备迎驾。

傍晚时分,慈禧和光绪帝一行迤逦行至阳明堡,王知县早已带领大小官员和当地绅士富商在阳明堡外十里长亭早早迎候。慈禧让李莲英传话,让王知县头前领路,众人在后,浩浩荡荡开赴阳明堡。

阳明堡大街上,老百姓黄土垫道,清水洒街,贾府上下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后院里,厨子们各显神通,正在卖力地烧炒炖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色奇珍应有尽有,贾府和小镇街道的上空,四处弥漫着各种炒菜的香味。贾掌柜特意吩咐后厨把野菜掺和到玉米面里,做几个窝头让老佛爷尝尝。厨子们大眼瞪小眼:“这是老百姓吃的东西,怎么能让老佛爷吃呢?老佛爷一旦怪罪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贾掌柜笑笑:“我就是要让老佛爷知道知道咱普通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你们不用担心,照我的话去做便是。”话刚说完,管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掌柜的,老佛爷和皇上带领人马马上就到,您赶紧门口迎驾吧!”贾掌柜急忙穿戴整齐,和全家大小跪于门前接驾。慈禧和光绪帝带着文武大臣一到阳明堡,只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老百姓跪在大街两旁恭迎圣驾。慈禧一路颠簸劳顿,饥渴难忍,心里只想着好好吃一顿,那顾得上那些琐碎礼仪,车马大轿在贾府一停,她就安顿李莲英传话下去,让贾掌柜赶紧摆膳。贾掌柜慌不迭去厨房催饭去了。光绪帝在众人的簇拥下下了轿子,仰头一看,贾府门匾赫然写着“五世同堂”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光绪帝点点头,他走进贾府,在贾府厅堂神龛上看到“一心念佛”的横幅,不由心生触动,大声喊道:“笔墨伺候!”王知县和贾掌柜等人难测天意,面面相觑,赶紧找来笔墨纸砚。光绪帝饱蘸笔墨,稍作沉吟,便挥毫泼墨,在贾家门板上写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众人看罢,心下方才松了口气,赶忙跪伏于地,连声叫好。

贾府后花园里,觥筹交错,嚼声大作,饥肠辘辘的慈禧老佛爷和一帮文武大臣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多少天的辛苦奔波,他们连一顿像样的饭也没吃过,今天总算能饱餐一顿了。下人们手端美味佳肴,穿梭于厅前廊下,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厨子忐忑不安地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玉米窝头,贾掌柜接过来,亲自敬奉到老佛爷面前,只见这玉米窝头黄绿交错,形状小巧,一时间惹得老佛爷好奇心大发,李莲英见状,赶紧用筷子夹了一个窝头先让贾掌柜尝了,看见没事,然后才又夹一个窝头放在老佛爷碗里。老佛爷尝了尝,赞叹道:“不错嘛,没想到天下还有哀家没吃过的东西。”贾掌柜趁机说:“回禀老佛爷,这是咱普通老百姓过时节吃的玉米窝头,平时想吃还舍不得呢!”众人一听,吓得脸色都变绿了。老佛爷叹了口气:“咱大清国这些年也不容易,老百姓饿不死就不错喽!”贾掌柜一听,心里暗想:“大清国摊上这样的主子,怕是没治了。”他见老佛爷兴致正高,就回头亲自把自己窖藏多年的雁门金波拿了出来,敬奉给慈禧老佛爷。坛口一开,酒香四溢,慈禧一扫多日的沮丧心情,不觉多饮了几杯,几杯酒下肚,只觉的神清气爽,暑气顿消,不由连声赞叹道:“不想僻野陋巷,竟然有这等美酒琼浆,小李子,你带贾掌柜下去,多赏赐他一些珠宝,走的时候,不要忘了多带几坛雁门金波。”

贾掌柜喜眉笑眼跟着李莲英领赏去了,侍立一旁的王知县偷偷窥视了慈禧太后一眼,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没想到老佛爷看了看堂下侍立的王知县,脸色一沉,大声喝道:“王知县,你在任多年,竟然藏着这等好酒独自享用,你知罪吗?”王知县一听,犹如晴天霹雳在头上炸响,赶紧跑上前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回禀老佛爷,奴才知罪,奴才想着雁门金波乃是穷野陋巷百姓饮用之物,岂能与朝廷宴会上的玉液琼浆相比,故不敢拿出这雁门金波献丑,再说,奴才官小职微,也没有向老佛爷进贡地方特产的资格啊!”老佛爷听了,冷笑一声:“就算如你所言,那哀家再问你,你堂堂雁门知县,为何让哀家下榻地方乡绅之家,而不去官家驿所呢?”王知县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战战兢兢地答道:“回禀老佛爷,委屈老佛爷下榻阳明堡贾府,是奴才有意为之,如此才能体现老佛爷亲民爱民、与民同乐之胸怀,老佛爷此举,万民称颂,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脸上也沾光啊!”慈禧听了转怒为喜,不由哈哈大笑:“没想到你这奴才伶牙俐齿,挺会说话,哀家恕你无罪,退下去吧!”王知县连连磕头,赶紧跪安退下去了,但是那颗心却一直悬着,生怕慈禧太后翻脸问责,再生事端。第二天,慈禧和光绪帝就带着人马西去西安了。直到第二年慈禧太后銮驾回京,历经磨难的慈禧太后品味着雁门金波,又回想起阳明堡贾掌柜招待的玉米窝头,不由感慨万千,她着内务府拨了一些银两给了贾掌柜,并赦免了雁门县老百姓一年的赋税,还提拔王知县当了太原知府,这是后话。不过,雁门金波的名声开始一天天大了起来,这个故事至今还在代县民间广为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