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酒事

代县历史悠久,古称代州,境内北有雁门雄关,扼守大漠;南有滹沱之水,源远流长。代州出产黄酒,古已有之,其名或曰“金波”,色泽金黄,波光粼粼;或曰“琼酥”,液如美玉,甘甜醇厚。

传说在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谷物种子,他将种子收集起来存储备用,后来种子被水浸泡后自然发酵成为美酒,这就是最初的黄酒。这些谷物种子的主要成分是黍子,黍子在两千多年前被称为“百谷之长”,《诗经》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诗句,这里的“黍”就是黍子。黍子籽粒中铁、锌、钾、维生素B1的含量非常高,蛋白质含量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是我们常吃的白面白米的好几倍,营养非常丰富。

代县位于北纬39度附近寒暑交界的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偏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黍子的生长。代县乡民大量种植黍子,黍子成熟后剥壳成米,黍米加工发酵后酿制成酒,莹黄剔透,甘醇绵柔,代州黄酒应运而生。

代县城南门外,滹沱河蜿蜒而过。滹沱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礼记》称其为“霍池”,《周礼》称其为“厚池”,《史记》称其为“滹沱”。曾经的滹沱河,波涛滚滚,奔流不息,河床之下水网密织,贯通代州城内。

明朝万历版《代州志》记载,关城东门外有蓝水泉;关城东门外另有柏谷泉,南流入于滹水;城内有八角井,在参将府街北,味甘美,今呼琉璃井,宜酿金波酒,又呼金波泉。

古人在《金波井》一诗中写道:

寒泉谁凿北城阿,一脉泓澄静若何。

玉鉴影开涵石甃,铜瓶声坠动金波。

煎茶试味知音少,酿酒凝香破闷多。

莫怪水经未提及,伯刍雁塞不曾过。

是谁在代州城北凿出了一眼深井,它的井水清澈甘冽,水面平静明亮犹如玉镜一般。从井沿上俯视,能看到水下石头甃砌而成的井壁,拿长绳吊着铜瓶汲取井水,铜瓶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激起如金波般的涟漪。用打上来的井水煎一盏清茶,可惜知音太少,无人与我共品香茗,干脆用这井水酿一壶香冽的黄酒,正好排遣我的寂寞与无聊。不要奇怪《水经》中未曾提及这眼金波井,那是因为雁门山高路险,《水经》的作者郭璞不曾来过这里啊!

城内有玉液井,在谯楼北且西,味亦甘,而少逊于金波;有星聚泉,在学宫前,水清甘,蓋作六孔,像南斗星,故名;有益美泉,平籴仓下古井也,水清甘;有澄玉泉,在东门内旧文昌祠下。

水乃酒之血,水乃酒之魂。代州城外的滹沱河以及遍布城内的甘泉成为酿造黄酒的优质水源,代州黄酒行业正是由此而逐渐走向兴旺。

我国以诗酒文化而著称,刘邦酒酣之时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曹操对酒而歌,感悟人生几何;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绝句千古流传。

代州黄酒为世人所称道,赞誉之词屡屡见于诗人们的笔头纸端。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号“闲闲居士”,《代州志》中直接称其为赵闲闲。有一年六月,赵闲闲因公务途经代州,受到当地官员的盛情款待。当时是盛夏时节,赵闲闲醉饮代州金波美酒后却有秋天一般凉爽的感觉。彼时代州南门外建有南楼一座,可与鹳雀楼相媲美。赵闲闲慕名登楼远眺,只见滔滔滹沱,悠悠西去,勾注雁门,苍苍莽莽,遥想当年叱咤风云的汉家战将、唐季英雄俱成黄土一抔。系马朱栏之上,回望滹沱河水,烟波缥缈中,是谁乘一叶扁舟垂钓?

赵闲闲感慨万千,写下了“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万古山河雄朔部,四时风月入南楼。汉家战伐云千里,唐季英雄土一丘。系马朱栏重回首,烟波谁在钓鱼舟”的诗句。

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生于雁门,长于雁门。他在《江南春次前韵》中写道:

江南四月春已无,黄酒白酪红樱珠。吴姬小醉弄弦索,十指春雪如凝酥。

诗人在莺飞草长的四月去江南游历,友人特意用黄酒佐以白酪、红樱桃来招待他,吴地的美女酒意微醺,用那如春雪凝酥般的十指拨弄着琴弦,弹奏着诗人家乡的北曲。诗人远在南方,喝着家乡的黄酒,听着熟悉的词曲,深深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明朝山西佥事方日乾来代州督查边关防务,写道“雪夜相逢剑珮收,且将诗酒共庚酬。晓风吹落梅花角,惹起江湖一片忧”,诗中有酒,酒中有诗,浑然一体。

月下琴三弄,花前酒一樽。来到代州的官员、诗人们,饮金波黄酒,抒家国情怀,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篇使得代州黄酒盛名远扬。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冷兵器时代,雁门关见证了无数次旌旗猎猎、虎贲出征的场景。从西周开始,雁门关共发生大小战事2000多次,将士出征,必饮壮行酒;得胜归来,必有庆功宴,酒成为军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北宋时期,皇帝用黄酒来犒赏功臣。《水浒忠义志传》第一百一十五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就有宣和八年宋徽宗赐予宋江御笔印封黄酒的情节,谁知这坛黄酒被童贯、蔡京、高俅等人偷偷下毒,宋江饮酒后毒发而亡,成为一出悲剧。虽然这只是小说里的情节,却也能反映出当时黄酒是朝廷御用之酒的事实。

明朝洪武年元年十二月,朝廷诏令设立旗纛庙,每逢军队出征之时,先在旗纛庙举行祭祀旗纛诸神的仪式,饮酒壮行,激励士兵斗志,祈愿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代州古城也按朝廷规制设有旗纛庙,庙址先在振武卫,后又移至东门内,每年的霜降日总兵、参将、守备官各随所守之地主祭。

和平时期,雁门关是边贸榷场,中原百姓与北方各族互市通商,代州黄酒随着商人们的骡马驼队走向塞外,给喝惯马奶酒的草原人民带去了别样的体验。

代州黄酒因雁门关的军事地位和商贸流通而闻名华夏大地,酿酒业呈现出一派昌盛繁荣的景象。北宋宰相张士逊之孙张能臣在他的《酒名记》一书中记载了二百零八种天下名酒,代州金波黄酒、琼酥黄酒排在后妃、宰相、皇亲国戚、京城酒肆、三京四辅所酿名酒之后,位列第一百名。

明朝宋起凤著有《稗说》一书品评天下美酒:“余踪迹几半天下,而所在佳酿,当无过易州、沧州两地矣。盖两地以水胜......代州酒佳甚,味醇,清芬溢齿颊,在易酒伯仲间,塞下多艳赏不置,晋酒以此为第一。”

宋起凤游历天下,品尝过无数美酒,评价易州、沧州之酒当为天下第一。他喝过代州黄酒之后,口感甚佳,味道醇正,齿颊留香,与排名天下第一的易州之酒不相上下,而且塞下各地对代州黄酒多有赞赏,于是将其定为三晋第一名酒,给予了代州黄酒极高的评价。

宋起凤,字来仪。博学能文,由孝廉考授推官。顺治己丑(公元1649年),改调山西灵邱令,多善政。后出任广东罗定知州,因母丧而归。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康熙皇帝决定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官员举荐人员参加,考取者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并入“明史馆”纂修《明史》。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历任工、刑、礼、户、吏五部尚书的郝维讷举荐宋起凤为博学鸿词,两次遣使召他入朝,都没有答应。宋起凤晚年游历天下,所著诗说、杂记有七十余部,《稗说》就是其中一部。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意思是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代州是边关军事重镇,历为州、郡、道治所,因此按照朝廷规制设置了各类祭坛。万历版《代州志》记载:社稷坛祭祀土神、谷神,设在城东南隅二里所;风云雷雨山川坛祭祀上苍,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设在城西北隅二里所;历坛祭无祀鬼神,设在城东北隅一里所。

州城内各类祠庙星罗棋布,城西南隅有始建于元代的武庙,祭祀义薄云天的武圣人关公;城东门建有旗纛庙;鼓楼西侧建有祭祀守边良将李牧的李将军祠;此外还有仓神庙、城隍庙、财神庙、火神庙、药王庙、龙王庙、马王庙等。

州境内另有羊舌大夫祠、扶苏太子祠、赵武灵王祠、李将军祠、茹仆射祠、杨将军祠、杨家祠堂、勾注山神祠、虸蚄庙。

代州亦是文化名城,人杰地灵,文风浓郁。城内西南隅有始建于唐代的文庙,祭祀至圣先师孔子;城东门建有文昌祠,祭祀掌管文运功名的文昌帝君。

酒仙庙为祭祀酒仙而立,全国仅有两座,一座位于河北承德,另一座即位于代州古城。承德酒仙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约三百年,而代州酒仙庙的历史则更为悠久。根据史志文献及庙内石刻碑文考证,代州酒仙庙建于北宋年间,距今约一千多年,那时正是代州黄酒业最为兴盛发达的辉煌时刻,酿酒作坊、酒肆商铺林立,人们集资兴建酒仙庙,祭祀汉钟离、刘伶、杜康三位酒仙,祈愿酒业兴旺、边关安定。

所有的祭祀仪式都离不开酒。商周时期,酒被视为神圣之物,只能用于祭祀天地、供奉宗庙、国事宴会。

元代以前,祭祀用酒全部是黄酒。李时珍《本草纲目》有云: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从元代开始,酒精蒸馏酿造白酒的技术逐渐推广开来,白酒得到了普及发展,即便是这样,祭祀之酒还是以黄酒为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黄酒的主要原料为黍子,古人以黍子为百谷之长,将其视为粮食之中的精华,用黍子酿造出来的黄酒具有天性高贵的品质;而白酒则用高粱佐以豆皮、黍壳、谷糠之类酿造而成,古时高粱不在稻、黍、稷、麦、菽五谷之列,豆皮、黍壳、谷糠俱属废弃之物,白酒的配料决定了它的地位,自然无法与黄酒相提并论。

乾隆时期,直隶总督孙嘉淦曾写过一道《请开禁酒疏》的奏折,其中提到“禁黄酒则无以为祭祀、宾客、养老之用,诚有所不可”,意思是说如果禁绝黄酒,则举行祭祀、接待宾客就无酒可用,由此可见直到清朝黄酒仍是祭祀专用之酒。文中提到黄酒作为养老之用,指的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乡饮酒礼。

周朝乡学生在三年学习期满后举行大考,德行道艺优异者被举荐给诸侯。他们出行之时,乡大夫设酒宴以宾礼相待,谓之“乡饮酒礼”。后来,地方官员按时在儒学举行的敬老养老仪式,也被称为“乡饮酒礼”。

清朝时期,黄酒是公主成亲之时的御用喜宴之酒。乾隆二十九年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载,公主订婚之时,皇太后设宴三十席,备十八只羊,黄酒、乳酒二十缸;皇帝设宴于保和殿,备六十三只羊,黄酒、乳酒七十缸。成亲之日驸马家中设宴九十席,备羊九十九只,黄酒、乳酒九十缸;皇太后设宴三十席,备十八只羊,黄酒、乳酒二十缸,皇帝设宴于保和殿,备六十三只羊,黄酒、乳酒七十缸。

代州祭坛、庙宇、祠堂众多,人们将黄酒作为祭祀用酒,行隆重神圣之礼,祭天祭地祭神灵,祭祖祭宗祭亲人,铸就了黄酒文化之魂。

代州黄酒因黍而生,因河而兴,因诗而盛,因关而昌,因祀而隆,一部黄酒发展史,融入了边关将士的铁血精神,挥洒着文人墨客的诗酒情怀,展现了塞北边城的风物景致,诉说着古城古酒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