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晋商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
(上接第三版)至乌里雅苏台(前营)、科布多(后营)得来回走八个月,有时还不免走新疆、宁夏、兰州、西宁等地。主要是代州晋商能行人之不能,敢想敢干,能屈能伸,任劳任怨。最有名的商号有梁大汉开的复义兴、孔昭明开的德厚义、李红应开的合义隆、武月林开的德泰长、张长安开的和合久、孙桥开的兴隆西、张荣开的福巨昌、曹庆恒开的天义长、张自谦开的德舂西。据悉,代州人开的还有元盛厚、复合西、天聚和、义盛店、如意德、同心功、同心西等。旅蒙商的代州人在包头都盖大院,福聚昌的张荣在前街有两处大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包头转龙藏和刘宝窑子之间的博托河西坡地上,代州人王姓敢为人先建起了包头第一座水磨。王姓利用水源充沛且水流湍急,便从代州引进水磨技术建成水磨,水磨以生产食油为主。并立号崇善堂,俗称头道水磨。崇善堂建成后,在其水渠下游又建成二、三、四道水磨。1895年,改商号名为通盛泉,主要加工榆、杏、桃等树磨的面。1926年开始加工小麦。1933年主要加工油籽。从代州晋商发展历程看,在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主动寻找市场,互通有无,故而才促进了塞内塞外的经济高质量大发展。近代史上,代县晋商重民本、积极支前。民国年间,在山西代县聂营镇有个号称“康百万”的商户康庚,他家开办的商铺、当铺等商号,年可收入白银100多万两。抗日战争时期,他曾资助八路军100石小麦和100件皮袄,捐助傅作义起义部队100万大洋。1926年秋康庚任职襄陵县长期间,勤政爱民,发展地方经济,合理利用资源,修桥补路建学校。由此可见,晋商文化的孕育、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母体锻造,加上特殊时代和特殊的区域文化结合,才促成了灿烂的三晋商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任人唯贤、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无疑对晋商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五、晋商文化与文旅、文创、文艺融合的实现路径探究
晋商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只有其物质文化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展示、利用,如代县东章王廷相、古城西北街冯家老院、雁门关边贸街等。而精神文化资源则仅处于口口相传状态,进一步挖掘整理尚处观望阶段。因此,地方宣传、城建、文旅、融媒体等部门要以晋商文化的历史建筑和街衢作为突破口和支撑点,努力挖掘各物质载体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并将其文化内涵有效且合理地融入到全域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中,从而突破有看的没说的窘况。晋商文化是当下与文旅、文创、文艺融合的有效载体,应紧紧围绕代州古城旅游投资开发主题,适时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魅力,延伸“云直播”数字文化赋能,以旅游传承文化交流、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形成,确保“两个结合”实现路径更加紧密、更加质效。比如,代州人在包头开的“九行十六社”都有出色的经营者。至今有些老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光是代州人开设的毡房就有富恒永、巨和成、永和成、巨和泉、瑞义公、德义永、四盛成等十余种。以同宗、同乡、同行业为纽带创办的商行为南北物资交流建成另类的権场。道光年间开设的染房源亨泉,用复盛园生产的蓝靛染布,名扬塞外。各行各业的代州人举不胜举,可以无愧地说,西口的商业文明有他们的付出和功德。如雁门关镇边祠的丰镇布施碑、归化城布施碑等可以看到好多代州籍晋商的芳名。所以宣传必须打破传统媒体固有的认知怪圈,在如何提高知名度上动脑筋,在传播方式上改进。史料记载,代州正下社是远赴五台山朝觐的佛教僧侣及信徒们的必经之地和通衢要道。尤其“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云集”“内外蒙古王公、台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城贡献者不绝于道”。当时正下社的柏根泉成了晋商与蒙商的照会,大有文章可作。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下完全可以打造包头商业街,和以峨口镇为核心、以正下社村为核心的“两极”自然生态圈和文化生态圈。如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记录的晋商在雁门官署验讫通关文牒的拍摄,即是真实的晋商生活再现。一次文旅、一部文创、一台文艺,就是晋商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生活写真,只要稍加用心用情,代州哪一处不是一幅兼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恢弘画卷?自古代州崇文明理,当下的代县唯有将晋商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才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广泛弘扬,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才会得以充分激活。所以代县人在广泛吸纳晋商文明有益成果的同时,唯有始终保持高度的自觉性自主性创新性,才能书写出自己与新时代文明相称的新时代新晋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