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代 酒 器 掇 英(三)

宴筵上的啜饮酒器具被斟满?这个问题把斟字提出来,斟字把分酒器具拽出来。斟字如何解释,斟字又如何概述描绘,啜饮器具里满溢了美酒这个过程?我们还得请教我们的老祖宗大先生--《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对斟字的讲义有两个当讲斟酒这个过程或状况时:意为舀、倾注。还引经据典一番用了《韩非子·外储说左》一段话,还用了南朝大文人鲍照的两句诗。诗曰“欢至犹斟酒,忧来则赋词”。那么,古人如何舀酒或倾注酒呢?他们不是用裸手而是用器具,手执器具去舀酒,手执器具去倾注酒。舀的器具叫枓或叫铜枓,觚或壶。

古人用分酒器去斟满啜饮器斝、爵和耳杯,这个分酒器叫枓、觚和壶。

为了把酒舀好、舀出分寸,倾注出酒宴主人的情感和时势文化,我们的先人又创造了一个有“舀”和“倾注”酒的字叫“酌”。酌字可以单独使用,更多时候与斟字相配,跟在斟字后边,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拿捏”的词斟酌。

由舀”、“倾注”酒筵上之酒孕育了广义上斟酌这个词,还是宴主人把广义上的斟酌一词贯注到酒桌上呢,这一下子又成了一个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了,从文化角度讲,这个内涵就深了,酒文化与时势文化相交织、相渗透,饭圈文化与事业相交织相渗透,这才造就了千古不朽的历史大剧。

扯回话题再说斟和酌创造者的求意。《辞源》曰:“筛酒不满叫斟,深叫酌。”啜饮酒器(酒杯)被倾注满,并溢至口缘,这才能用酌字。斟字则不然,舀酒半杯或是滴几点意思意思。酒杯舀满或不满这不就是酒令使然,或程序决定,而是由主人和客人的心情决定,由主人和客人的地位阶层及喝酒时的“势”而决定的,此时刻需要侍酒人(古时候他们立在主人和客人身后)看酒桌上的“局”和“势”拿捏手中的铜枓或觚(分酒器)了。

酣酒是酒筵上的一个状态,气氛抖起来,酒精作用发挥出来,饮酒客及客人身上的原始气氛外泄出来,进入了一个忘乎所以的高潮,此时不是谦让、推辞,而是抢酒喝,要酒往肚里灌。此时,侍酒人就需要“拿捏”手中的分酒器:斟乎?酌乎?还是斟酌乎。就在酒场上的“斟乎”“酌乎”的一瞬间,拿捏出许多历史大事件,改写了历史流传至今。

啜酒一定时刻,分酒器就成了一个“拿捏”的工具,进入了“斟酌”思维方式;在酒酣的状态,分酒器一变礼器而成为方向盘扭转乾坤,改写历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