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陋习”,就是不良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很多人都认为陋习与自己根本搭不上边,而事实恰恰相反,下面让我们细数一下身边的陋习。
不久前物业公司有个秩序维护员离职了,离职原因是未按要求转发公司微信,对考核扣分不认可。这件事情令人深思,作为一名员工,找理由推托、不去完成公司交办的工作,当考核扣分时却认为不合理,甚至不直面问题,辞职一走了之。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是没有担当的表现,更是一种陋习。
工作出现问题就辞职,到哪家公司都不会有长足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陋习或许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比如:午休时,先去宿舍休息的同事已经睡着了,后来的同事无视休息的同事,有聊天的、有打电话的,不能做到轻手轻脚,影响了他人的休息;公司开会,会议结束后有的人总会将座椅推回原位,但也有的人总是抬屁股就走;很多同事接电话不注意电话礼仪,接打电话没有称呼没有问候,电话结束时没有道别还挂的又快又狠,让电话那头的人感觉很不好。
小事不小,体现了人的素养,这些细节虽然无伤大雅,但总让人觉得有着小小缺憾。新闻报道,今年全运会后,场馆内观众离席后一个6岁的小姑娘在场馆内将观众扔下的发光棒扔进垃圾箱,之后许多人留言感慨的说我们不如个6岁的孩子。孩子的行为是家长刻意教育养成的习惯,同样,陋习也不是一朝养成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改变陋习,从我做起。
(工会 汤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