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工作,在党执政兴国实践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意义。
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其重要位置,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关键环节,着力重点突破,走出了一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林区路径,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林区第四届道德模范暨第二届文明家庭授奖仪式 刘磊摄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统筹协调指导工作落实,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面落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总结形成意识形态“43356”工作责任,即各级领导班子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四个责任”;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做到“三个带头”;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做到“三个亲自”;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做到“五个纳入”;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六个同步”。并建立“9+N”“133251”工作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定期报告和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机制。配套制定《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林区新媒体登记备案及管理巡察制度(试行)》《内蒙古森工集团新闻宣传管理办法(试行)》《森工集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管理办法》《林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森工集团党委配合做好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伟大的时代,需要精神的引领。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深入开展思想铸魂工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成为推动林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高质量开展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内容学习。2021年至今,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共完成中心组集中学习24次,专题研讨15次,组织专题测试6次。
为切实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将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同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工作相结合,实现林区巡听旁听工作全覆盖。集团层面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史宣讲报告会96场,覆盖556个党组织,直接听众达7620人。
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林区落地落实,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中心组以上率下,带头学、带头讲、带头考、带头干。各级党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学习宣传活动,依托“理论学习轻骑兵”“百姓宣讲团”“学习强国”“基层学习讲堂”等阵地力量,切实推动理论学习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从机关到基层,从山场到田间,从单位到一线,从网上到网下,学习宣传热潮在林区不断深入和延续。

宣讲报告会 李凤伟摄

职工外业间隙学习党史 李志凤摄

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到绰尔森工公司慰问演出 何康红摄
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通过新闻宣传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为主线,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等开展系列宣传工作,在《林海日报》相继推出“以红色引领绿色”系列专栏23个,发稿500余篇。2021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新闻880篇(条)。围绕生态保护建设、国企改革、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中心工作,策划主题采访报道活动20余次。重点做好“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特勤突击队”“阿龙山西伯利亚红松团队”“库都尔三代务林人”以及绰尔大黑山瞭望员郑洪山、于文鹏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事迹宣传,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举办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编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先进事迹图书《兴安之子———于海俊》。同时,联合新华社、《经济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媒体采写了《“木头经济”到碳汇经济》《内蒙古大兴安岭无人区架起通往外界的“信息高速路”》《内蒙古大兴安岭推行“以水灭火”新手段:开创森林防灭火新格局》《这个乌力库玛不一般》等多篇高质量新闻作品,积极做好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和《大兴安岭植物志》新书首发式等大型宣传活动,制作完成《守绿筑梁》等电视专题片、宣传片,奏响意识形态主旋律。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建设,在林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35个;制定《林区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方案》;举办林区五届道德模范、三届文明家庭颁奖仪式;开展“献礼建党百年·同讲林区故事”身边楷模先进事迹讲读活动18期,并通过林区各级媒体平台进行展播。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利用文化长廊、广场文化墙、网站等发布公益广告;组织各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自治区国资委党建工作处申报“我帮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4个;发挥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兰牧骑文艺轻骑兵作用,把精品文艺节目送到了一线职工群众身边,原创歌曲《神圣的兴安岭》《信仰之光》等节目在自治区国资委举办的全区群众性文艺汇演中亮相。
夯实民族团结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完善了以集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统一战线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党校(职工培训中心)培训必修课程,完善了林区三级宗教工作网络机制和信教职工信息库;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凝心聚力新时代,昂扬奋进新征程。林区意识形态工作汇聚起务林人携手并肩、鼓足风帆的强大合力,让兴安大地上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本报记者 赵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