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栋梁出林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万千栋梁出林海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号外
号外:第29-30版 2022-07-25

万千栋梁出林海

2015年3月31日,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伐木工王铁昌伐倒了全面停伐前的最后一棵树,结束了林区半个多世纪的采伐历史。在这之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国家生产了数亿立方米的木材,这一切的成就都要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林业工人常用的伐木工具“弯把锯”开始说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微纪录片《信物百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以《划时代的弯把锯》为题,倾情讲述了林区从支援国家建设到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

在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之际,让我们跟随“红色信物”——弯把锯,追寻镌刻在林区大地上的红色印记,重温务林人在开发建设中战胜雪岭冰河,投身浩瀚林海,输出万千栋梁的峥嵘岁月。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大兴安岭林区齐聚开发建设拓荒者……

时间重回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基建事业百废待兴,亟需大量工业材料。然而,在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水泥年产量只有66万吨,钢铁年产量仅为15.8万吨。这对于一个4.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便于取材又用途广泛的木材,就成了新中国基建的“顶梁柱”。

10.67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它翠色千里、连绵无边,蕴含着丰富的木材资源。

为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需要,国家开始对大兴安岭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区进行有计划的开发。1950年3月,内蒙古林业部和内蒙古林业局发布《大兴安岭林区规划方案》,确定图里河林区的开发方案,并对图里河资源状况进行考察。1951年6月,图里河森林工业局筹备处在牙克石成立。

1952年6月20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首任局长杰尔格勒带领干部来到牙克石,组织开发建设大兴安岭。

1952年10月10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林业部第四号命令,撤销图里河森林工业筹备处,成立图里河森林工业局。由此,林区采伐的第一声“顺山倒”号子从图里河森工局响起。

随着党和国家发出建设边疆、支援国家建设的号令,一批批复转军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浩浩荡荡走上了高高的大兴安岭,踏进了茫茫的林海雪原,他们手执的正是这把弯把锯,斗风雪、战严寒,每天都创造着“日产木材数万立方米”的生产奇迹,为新中国的各项基建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栋梁之材,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建设开发诗篇。

起初,务林人使用的伐木工具是最原始的“二人抬”大肚子锯。直至1951年,林区开始推广一个名叫朴永禄的人发明的弯把锯采伐。这种锯,一个人操作,使用灵活,携带方便,效率高。伐木时,人可以坐在地上或是单腿跪在地上,既降低了伐根的高度,节约了资源,又可控制树倒方向,比“二人抬”相对安全。弯把锯的发明,虽然还未使操作者脱离手工作业,但不亚于当年瓦特发明蒸汽机。

“木龙”滚滚,喷云吐雾,列列木材运往祖国各地……

1958年8月7日至2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大兴安岭林区工作会议在牙克石召开。会议指出,1946年到1957年,生产了885万立方米木材,林区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支持了国家建设。闭幕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铎作了题为《全党动手全面动员为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设成为祖国永续不断的木材生产基地而奋斗》的总结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铁道兵和广大务林人披星戴月、爬冰卧雪,修建了伸向大兴安岭森林腹地的铁路。汽笛轰鸣,一列列满载木材的火车,呼啸着驶出大兴安岭茫茫林海,驶向祖国各地。

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农业展览馆、北京站、中国美术馆、北京展览馆、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等“十大工程”的所用木料,都是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调运来的。甚至,连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所用的大部分枕木,都来自大兴安岭林区。

据统计,1952年至2015年,务林人牢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嘱托,一手栽树、一手砍树,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和林副产品2亿立方米,上缴利税200多亿元,是国家同期投入的4倍,有力支援了新中国开发建设,无愧于“共和国长子”的光荣称号。

2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我们以铁路的枕木为例,1根枕木体积为0.088立方米,11根枕木约为1立方米,铁路两根枕木中间的距离为40厘米,平均5根枕木能铺2米长的铁路。那么,2亿立方米木材共能铺80多万公里铁路,能绕赤道20圈。

成绩来之不易,林区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可谓是巨大的。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响应国家号召的人们倾情奉献林区的深厚情怀。

开发建设之初,林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条件异常艰苦,人们住的是工棚子、地窨子,睡的是小杆大通铺,吃的是窝头、菜汤,白面细粮很少,食堂师傅做菜的方法也极为简单,他们将冻白菜、大头菜直接切碎放入锅里,添水、放盐,待熬熟后,再往菜汤里放入一勺豆油,俗称“后老婆油”。即便这样,清汤寡水的菜肴,在极为困难时期,也还是有人吃不上。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永远和一线工人的心连在一起。1961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冒雨视察林区,仔细询问林区人的生活、生产情况,当听说林区吃蔬菜困难,部分职工患浮肿病时指出,各林业局要办农场种菜,并当即指示,供应林区工人和居民每人每月2斤黄豆。工人们激动地说:“这是刘主席给我们的营养豆。”此“营养豆”一直供应到粮油市场放开、粮食本作废为止。

当时,林区的道路很少,大家克服严寒酷暑,战胜雪岭冰河,大肚锯、“051”伐木,牛马套子、冰沟“爬山虎”集材,“桃花水”流送木材,人欢马叫、昼夜奋战、单局“日产万米”的火热场面每天都在激情上演。

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林区的生产条件逐步发生变化,木材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运输汽车、森林小火车代替了马车,集材所用的拖拉机代替了马套子兽力集材,贮木场装大火车用的绞盘机,代替了工人哈腰挂抬木头装车。住房多是板夹泥、木刻楞的简易房,采取公家出料、个人出力的自建共助形式。到20世纪70年代末,林区学校校舍、房屋逐步有了砖房结构。

生产生活不断改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始终如一地厚植在林区代代务林人心中,传承至今。

什么是“大兴安岭人精神”?那就是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从荒芜的原始森林到现代化城市,几代务林人在这个曾经狂风怒吼、冰雪覆盖、天寒地冻、沼泽密布、蚊虫猖獗的地方英勇奋战着,成就了独特的兴安奇迹和大兴安岭人精神,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建成25个林业城镇,创造了内蒙古“东林西铁”的辉煌。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特别是“三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大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

林区的事业在哪里,党的旗帜就在哪里,真正“红了党旗、绿了森林”……

1954年末,图里河林业局组建一年后,正式成立了局党委,西尼气、伊图里河两个局成立了党总支,归图里河林业局党委领导。各级党、政、工、团的班子陆续建立与健全起来,这对于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团结奋战,大干苦干,年年完成,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尼气林业局被林业部授予“先进林业局”光荣称号。

在冬季木材生产会战中,各局上下总动员,从局长、党委书记到机关干部,各林场、车间书记主任,全都打破职务界线,没有职务之分,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们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喜同乐,同忧同愁,同甘共苦,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是突击队、机动部队,抬木头,归楞,烧炉子,下食堂帮厨做饭,饮马喂料,从山下往山上送给养,人人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给职工群众起到了榜样作用。山下的家属也动员起来,人人争当好后勤,为一线职工做鞋套、垫肩、皮帽、棉手套,医务人员亲临一线,组成医疗小分队,随时为受伤人员包扎、上药。

“1961年冬,我第一次参加木材生产大会战,局机关每人每天0.3-0.5立方米的集材任务,每天自带弯把锯、一根棕绳,上山自己找树干较直的、径级相当的树放倒造材,有的人还自带材积尺,就地检出材积。”曾任阿里河林业局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李醒升在一篇名为《难忘建局初期的人力集采》一文中这样回忆道,那个年代冬天雪特别大,天气也特别冷,自采自运到贮木场,拉一趟就满身是汗,头上身上都是霜,帽子一摘直冒热气,很多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冻坏了双手和双脚。

针对林业生产露天作业,点多、面广、线长、分散,开发初期党员数量极少的实际情况,杰尔格勒作为林管局党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林区的党建工作。在他的领导下,除各林业局、厂建立健全了党的委员会,各基层生产单位逐步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小组。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一方面教育现有党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杰尔格勒要求组织部门积极选拔和培养党外积极分子,按照党员标准,有计划、有组织地吸收入党,从而使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林区发挥得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林业职工队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建立新的劳动组织、固定工人的基础上,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充实了林业干部队伍。

政治坚定,凝心聚力。林区的事业在哪里,党的旗帜就在哪里,无论是木材生产一线、转型发展前线,还是生态保护战线,林区党员干部和职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不忘党员身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涌现出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过功勋、为林区开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王殿兴等老一代优秀共产党员;奉献林区、舍己救人的张力、何志等革命烈士、优秀党员干部;终身为党、把一生积蓄作为党费上交的崔曾女;情依森林、义务植树2.5万株的李庶坤;18年坚守在人迹罕至摩天岭的颜士文;为保护绿水青山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等为代表的时代楷模,广袤的林区大地,真正实现了“红了党旗、绿了森林”。

林区开发建设70年来,始终严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几代务林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接力探索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到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并在新的历史任务中不断探索。

如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林区逐渐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显示,开发建设以来,林区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覆盖率分别从开发初期的6.37万平方公里、6.6亿立方米、60.1%提高到目前的8.37万平方公里、10.33亿立方米、78.39%。

仅1998年至2018年20年间,林区林地面积增加138.74万公顷,相当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面积。

2020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光荣地向世界宣布,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6160亿元/年。

2021年,围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到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林区确立了力争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亿立方米,完成国家森林蓄积增长10%任务的工作目标。

巍巍兴安岭,浩瀚大森林。茫茫林海犹如一道绿色长城,成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

新一代务林人将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为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作出新的贡献。(本报记者 赵佳佳)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林海日报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