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工集团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内蒙古森工集团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号外
号外:第40版 2022-07-25

——内蒙古森工集团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张旭摄

炎炎夏日,内蒙古大兴安岭蓝莓已进入成熟季,7月15日,阿里河森工公司蓝莓生态科技采摘园内,一串串饱满的“蓝精灵”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北京游客魏丽娜和家人在采摘园里游玩拍照,品尝着寒地、有机无污染的蓝莓,过足了蓝莓果的嘴瘾,她说“这里的蓝莓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蓝莓。”

丰富的林下动植物资源,为绿色林特产品生产加工提供了原料支撑;天然原始的森林景观、丰富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在打造四季旅游、全域旅游中具有特殊优势……多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付诸实践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打造林区特色“美丽经济”。阿里河森工公司蓝莓生态科技采摘园是林区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5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调整发展方式,结合保护生态限制性开发和地域条件的实际,明确建设内蒙古最大的森林碳汇、商品林储备、绿化种苗、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五大基地”和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水电清洁能源生产、矿产资源开发“三大龙头”,林区转型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转型产业发展的目标更加科学化、具体化。以食用菌培植、经济林果种植、中草药种植、森林牲畜养殖、特种动物养殖等为重点项目的林下经济产业初具成效。

2016—2017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在严格落实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深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同时,为更好发挥林区生态优势,加大林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示范引领”“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多措并举、鼓励扶持”为主要措施,持续推进食用菌培植、经济林果种植、特种动物养殖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2018年,林区编制完成《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30)》,客观分析林区林下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自身优势,对体制机制进行设计,提出具体措施,为转型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2019年,林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助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已垦林地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契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特殊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经济林、中草药、食用菌、森林养殖、资源采集等特色产业项目。

2020年,内蒙古森工集团整合成立产业事业部,统筹开展市场调研、产业谋划、经营管控和招商合作,积极推进旅游康养、森林碳汇、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打造绿色品牌。

2021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绿色转型,产业发展和升级迈出新步伐,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增长11.7%。实现净利润1.26亿元,增长8.9%。聚焦重点培育产业定位,不断明晰产业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

……

内蒙古森工集团科学谋划林区特色产业布局,研究制定特色产业转型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与发展双赢,走出了一条效益好、后劲足、优势充分释放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特色经济。林区连续多年举办金秋赏山节、房车露营国际大会、高寒森林摄影节等活动,全面推进林区全域旅游、四季旅游,通过不同层面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国冷极村、红豆小镇、517工队等在外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美、林业兴、林工富的形象得以充分展示;实施“旅游+”战略,带动经济转型,大兴安岭林区大力探索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特种经济林、森林碳汇、绿化种苗等“1+N”绿色产业体系,彻底转变了森工生产经营模式,清晰把握林区产业经济转型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主体与市场主体的关系、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利用的关系、职工群众参与产业经济的链接关系;探索碳汇交易,使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迈出重要步伐,让务林人尝到了保护生态的甜头。

绿色发展,释放转型升级新动能。为改变单一的林下产品采集、贮藏、加工现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林下产品附加值,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应运而生。林下产品公司充分利用线上流量带动线下产业发展,组建呼伦贝尔零下冷极科技有限公司,邀请电商推广人员对业务人员进行短视频平台业务普及,成功入驻微商城、淘宝、抖音、快手、亚马逊等,进行上线产品销售。林区与呼伦贝尔市旅游深度融合,使用“冷极”品牌组成林区林下经济产业联盟,开展全方位的营销推广,已推出各类产品70余种,后续产品设计开发全力推进。目前,林下产品公司与图里河酒业、莫尔道嘎食品厂、农垦集团、海乳集团等4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不断用优质产品扩容充盈“冷极”品牌,推动创立具有品牌效应的林特产品。

拓展产业链条,做强产业集群。下一步,林区将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苗、林禽、林畜、林特等种植养殖业,打造大兴安岭林下经济产业园区,在资源富集的森工公司建立特色产业小区,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基地(森工公司)+林户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推进桦树汁、杜香油精油、纯露、浆果饮料、矿泉水,以及二氢槲皮素、松针黄酮、花青素、沙棘油等功能性原料提取和加工项目落地,着力建设示范基地。融入“三品一标”安全优质产品公共品牌,加大“冷极”“诺敏山”等品牌培育。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发达地区、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对接、品牌打造、贴牌代工、电商平台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通原料供应“最初一公里”和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带动形成林下产品全产业链,打造林区产业孵化器、创业基地。

70载,林区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如今,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立足资源富集、绿色、环保的独特优势,林区各地正在致力于将绿色价值、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本报记者 张淳源)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林海日报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