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工程圆职工群众安居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棚改工程圆职工群众安居梦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早上好! 当前期次是:号外
号外:第45版 2022-07-25

棚改工程圆职工群众安居梦

2014年1月26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阿尔山,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职工新居 张旭摄

分楼 王秀凤摄

步履深深,嘱托殷殷。阿尔山森工公司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生态建设成绩亮眼,全域旅游如火如荼,开启了百姓安居乐业、城乡繁荣发展的幸福新篇章。

“忧居”变“安居”。走进阿尔山森工公司林海街鸿旭小区,笔直的兴安落叶松环抱着幢幢亮丽的回迁楼,林业退休职工郭永财夫妇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8年。

“总书记来到我们家,关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要让大家早日住上新房,真真切切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做客”的场景,郭永财老两口仍难掩激动,“现在我们告别了‘板夹泥’房,住进了新楼房,冬天屋里既暖和又干净,上厕所和洗澡再也不用受冻,可享福了,盼望总书记再来看一看!”

阿尔山森工公司是林区实施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如今,林区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既改出了林区的如画风景,更改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1952年,林区开发建设以来,由于地处偏远,国家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欠账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无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职工居住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板夹泥房或危房中,他们行路难、吃水难、如厕难,同时还遭受垃圾和内涝的严重困扰。随着林区与外部地区差距的加大,林区职工住房问题已成为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已逐步上升为林区内外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亟待解决。

2008年,国家启动东北四大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林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在11年的时间里,以关注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改善职工群众基本居住条件为目的,以林场撤并、职工移居下山为载体,以森工公司所在地为核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面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

棚户区改造工程奠基仪式 吴志辉摄

在2008年5月至11月间,你,内蒙古森工集团先后2次对各森工公司及林场的居民住宅情况进行了入户普查与调研。据统计,林区棚户区住房使用年限久、危旧房屋比重过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及人均可居住面积过小等情况的户数77562户。

2010年7月,根据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草局)《关于核实林业棚户区改造2009—2012年建设任务的通知》精神,以及2010年7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非成片区再次进行了调查统计,在原规划方案77562户的基础上,需新增20555户,棚户区改造总规模达到98117户。2011年,在2010年调增的基础上,对夹杂在林业棚户区的非林业住户、危旧土楼、楼房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内蒙古森工集团多次与国家和自治区沟通协调,调增33787户,使总规模达到131904户。

2008年,在对林区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选取条件成熟的阿尔山、金河、根河、莫尔道嘎4个森工公司作为棚户区改造首期试点单位,共新建住宅3000户,总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95亿元,至此拉开了林区棚户区改造的帷幕。

棚户区改造实施中,林区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严把工程政策、质量、分配关,制定出台了《内蒙古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办法》《内蒙古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督查办法》《内蒙古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招标监督管理办法》《内蒙古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内蒙古森工集团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确保将工程建设成经得起历史考验、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在社会效益上,棚改工程圆了林区数以十万计林业职工几代人的安居梦。自工程实施以来,累计40多万名职工群众享受棚改工程政策成果,户均居住面积从不足40平方米提高到53平方米以上,彻底消灭了危旧房,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异地建设促进了城乡融合,社会群体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顺畅,凝聚发展共识的社会基础广泛形成。改善了城镇面貌,脏乱差现象和治安防火隐患明显减少,社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在生态效益上,林区棚户区改造结合生产力布局调整实施生态移居,开展异地建设,原来分散居住在山上林场的职工居民迁居到中心城镇,减少了森林腹地的人为干扰和火灾隐患。棚改期间,共对47个山上林场进行生态移居,新增宜林地4707公顷;新建棚改楼房采用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取代了原来一家一户烧木材取暖过冬的状况,森林资源生活消耗大幅降低,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经济效益上,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建材、装潢、运输等相关产业市场,为地区经济发展注人了新的强大活力。将林场棚户区职工向局址及旗市所在地移居,让这些职工共享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成果,促进了中心城镇的人口聚集、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来中心城市流通、商贸服务等产业的繁荣发展。

棚改工程实施期间,林区棚户区建设总户数164091户。各局址和中心林场棚户区改造总户数135418套,占总户数的82.53%,异地建设21009套,占总户数的12.8%,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总部所在地牙克石市建设7664套,占4.67%。目前,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圆了职工群众的安居梦。(本报记者 刘磊)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