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献给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把一切献给党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号外
号外:第53版 2022-07-25

把一切献给党

———记林区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

在伊图里河北山脚下,一排闲置的老房记载时光的久远。幸福街兴安胡同158号,这座低矮、简陋的老屋便是崔曾女老人的家,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将军”守护着她的旧居。

潮湿而斑驳的木门,刻着岁月的痕迹。透过木门缝隙往里望,院子不大,小径浅浅。

仿佛依稀看到,一位齐耳短发、身材细高,穿着朴素,手里拎着一个旧得几乎看不出颜色的三角布袋,拄着拐杖的老人,蹒跚着向我们走来。

这位老人,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光阴,在垂暮之年将一生省吃俭用积攒的63900元积蓄作为党费全部交给党组织,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信仰,用几十年的身体力行诉说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她,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共产党员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精神丰碑。

她,用生命作答出“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身后留什么,把一切献给党”的人生答卷。

崔曾女纪念碑

少先队员探望崔曾女

在病榻上读报

崔曾女,1918年10月出生在朝鲜元山市一个贫苦人家。1944年来到中国。1946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地战斗在战场上,数次光荣负伤。

新中国成立伊始,随着党和国家发出建设边疆、支援国家建设的号令,一批批复转军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浩浩荡荡走上了高高的大兴安岭,踏进了茫茫的林海雪原,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诗篇。

崔曾女转业后响应国家开发林区、建设林区的号召与丈夫一起到伊图里河林业局工作。开发建设之初,林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条件异常艰苦,人们住的是工棚子、地窨子,睡的是小杆大通铺,吃的是窝头,冻菜汤,极为困难时期,连咸菜、大酱都吃不上。

崔曾女没有退缩和抱怨,拒绝了领导将其安排到局机关的好意,坚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生产一线去,主动请缨组建了女子集材队。从此,伊东林场贮木场的上空,时常传来女子集材队员嘹亮的号子声。

艰苦的工作,更加坚定了她加入党组织的信心与决心。崔曾女在入党申请书中用质朴的语言写道:我真心希望能加入党组织,我愿意为党贡献我的一切!

1959年,面对鲜红的党旗,崔曾女庄严地举起右拳,郑重宣誓。从此,她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和热爱的林业事业。

崔曾女用行动践行誓言。在担任女子集材队长时,每天上楞七、八立方米,超过男工的日集材量,她所在的小组和个人集材量一直名列前茅;在担任护路工时,她每天维护集材路面几百延长米,日复一日,从不喊累;从事植树造林工作时,她每天早出晚归,总是第一个赶来,最后一个离开,在林场每年植树量总是排在第一……崔曾女多次被授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护林模范”“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她与老一辈开发建设者一起,创造了伊图里河林业局日产万米的辉煌历史。在全国军烈属和残疾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做要多做,取要少取,这是崔曾女坚守一生的信条。

1982年,64岁的崔曾女退休了。崔曾女没有待在家里,还是一如既往地来到林场,打扫卫生,挑水劈柴,干零杂活。“大家喜欢吃我腌的朝鲜咸菜,那我就多做些。”每年崔曾女都要为林场食堂腌制咸菜。“吃惯了,特下饭!”林场职工话语质朴,却是最高的褒奖。

崔曾女为林场义务服务,一干就是十多年。

2001年冬天,83岁的崔曾女老人不慎摔倒,导致胯骨骨折,再也站不起来了,这才不得不听从党组织的安排,住进了林业局敬老院。

住进敬老院,她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每月工资交给敬老院管理,不让企业在她身上花钱,坚持自己的伙食费等一切费用都从工资中解决。

这一年,崔曾女平生第一次向党组织提了要求:“请组织每月及时收取我的党费!”

崔曾女的床边有个日历,她总是早早地用笔在每个月的28号上打个“√”,这是交党费的日子。崔曾女日日数着这天的到来,那是她每个月的最大期盼。

2003年3月12日,卧床近2年的崔曾女老人,把党组织派来的人请到床前,颤颤巍巍地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包了几层的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包着几个边角已磨损的存折和一些年代久远的旧版人民币。崔曾女老人一字一顿地说:“这是我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40900元,党养育了我,我要把它作为党费全部交给党,我愿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在场的人们眼眶湿润了。

2006年2月,88岁的崔曾女老人感到年事已高,郑重地立下遗嘱:装老衣服已自备,不用组织花钱买。死后火化,骨灰不留,撒到伊图里河中。遗物全部交给组织,包括这几年攒下的23000元钱,作为自己的最后一次党费。

崔曾女老人出身贫苦,一生俭朴,却将自己毕生的积蓄都上交给组织,为党和国家做出最后一份贡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崔曾女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9年8月17日,崔曾女老人带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眷恋,走完了她91年的生命里程。

活着,是一面旗帜,逝去,是一座丰碑。

2011年5月24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森工集团)党委决定在林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向崔曾女同志学习活动。

同年6月23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森工集团)党委追授崔曾女同志“林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2年7月1日,伊图里河林业局伊东林场生态功能内301省道西侧,面积13.9公顷的崔曾女纪念林建成。这里,成为党员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一代又一代的务林人踏着崔曾女红色足迹,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践行着护林植绿的责任与担当,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米何妙子)

(图片由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提供)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林海日报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