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山,莽莽苍苍的人工林海间,一座绿色丰碑昂首兴安之巅。
青山为证,绿水为凭。这座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傲然宣示着1 953年至1 995年,库都尔森工公司人工造林突破百万亩的绿色奇迹。
百万亩是什么概念?是1 0万个标准的足球场。百万亩是什么比例?是库都尔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总面积50.2万公顷的1 6.4%。
“绿色接力棒”一代接一代传递,走过69载的开发建设岁月,保存面积已达1 1 8万余亩的人工林牢牢扎根在库都尔大地。
百万亩人工林汇聚成的浩瀚林海动人心魄,这里的一枝一叶都在诉说着务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开展“学党史聚人心、地企共建促繁荣”义务植树劳动
从万亩林场到百万亩人工林“绿色接力棒”在传递
原林、育林、爱林……从鼻梁山向库都尔行进,一路上途经的林场命名都与林相关。
69年,一段与林紧密相连的岁月。
曾经,一列列满载良材的火车呼啸着驶出大兴安岭,支援新中国建设。一年采伐1万立方米木材的“万米采伐能手”、一个森工公司日产万米木材的辉煌,开发建设初期,采伐多意味着对国家的贡献大。“东林西铁”一度成为外界认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一张名片。
而在彭春林的心里,记下的并不仅仅是采伐,还有“万亩林场”的深刻印记,务林人对“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无限向往。
彭春林是库都尔森工公司的第二代务林人。1959年,彭春林的父亲彭家银投身到火热的林业开发建设中,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辈子与树打交道,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与树有关,足见他的父亲对这片绿色深沉的爱。受父亲影响,彭春林在育林林场生产技术员岗位一干就是38年,当年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眼角爬满皱纹的中年人。儿子彭兴伟大学毕业后重回育林林场,与父亲并肩作战,也成为一名生产技术员。他们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共用同一个办公室,守护着同一片林子。
彭春林说:“虽然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但我的任务还没结束,我得把儿子带出来。”
“我将传承父亲的造林梦、生态梦,把我和父亲栽下的人工林培育好。”彭兴伟坚定地说道。
父子俩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春季,脚踩泥泞,抢抓时节推进更新造林;夏季,忍受虫咬雨淋,安排幼林抚育工作;秋季,踏着霜露,落实踏查任务;冬季,天寒地冻,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跟踪检查森林抚育作业质量。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绿水青山见证着父子俩植绿、爱绿、护绿的初心。
在林区,向彭春林一家一样祖孙三代扎根林区、播种绿色的家庭并不鲜见。在库都尔务林人心中,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全民造林的集体记忆。
“那时造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可以说是全民造林。”库都尔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晓斌说。
董晓斌出生在原林林场,和彭春林一样,他也是名副其实的“林二代”。在他的记忆中,从上小学开始,学校就有造林任务,无论条件有多艰苦,每年都会跟着老师上山造林,“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领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更让董晓斌难忘的是,库都尔森工公司成立之初边采边造的有序开发建设。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库都尔森工公司北约15公里处,原实验站林场的旧址。建这个林场,就是为了专门研究育苗造林技术。在董晓斌的记忆里,20世纪50年代末实验站林场成立时就开展了容器育苗,接连攻克了干旱阳坡造林、客土造林等多项难题,林区第一处阳陡坡造林76公顷的试验地也设在了这里。
山坡上,成片的人工林已高达20多米,胸径已30多公分,放眼望去,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山脚下,砖混结构的基础,托起了7架钢筋、玻璃组成的育苗大棚。站在大棚前,依稀能够感受到阳光透过玻璃轻抚着片片嫩绿,一株株苗木在洒满阳光的大棚里茁壮成长,更能感受到老一辈林业工作者对造林事业和营林科技的执着追求。
“开发建设初期,物资紧缺,砖、钢筋都得特批,玻璃也很紧张,林业职工都是住在板夹泥房子里,却为育苗建设了这么高级的大棚,可见林区对营造林工作是多么重视。”董晓斌说。
如今,实验站林场已撤并,它的职能也转移到了中心苗圃。苗圃主任兰福生在营林战线工作几十年,他深有感触地说:“开展阳坡造林实验、温室容器育苗……至1995年末,库都尔不仅造林突破百万亩,还研究出30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实践应用,为营造林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代接着一代干,库都尔人在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中铸就了青山常在。
他们播种出来的是森林、是绿色的希望,沉淀下来的是精神、是绿色的财富。
女子造林队
人工造林
矢志护绿 寸绿必守 誓让森林更健康
118万余亩人工林,成林不易,守林更难。
一年四季,从山岭到河畔,从密林到草地,到处都活跃着务林人忙碌的身影。他们以林海为战场,护生态为己任,全力为库都尔生态功能区内森林的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为有效提高对森林资源的精准管护,库都尔森工公司将森林管护站、木材检查站、防火瞭望塔职能整合为集森林管护、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管护站。岩山保林管护站就是其中之一,被称为库都尔的“西大门”,也是最繁忙、任务最艰巨的管护站。
“我们现在承担着森林防火、森林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检疫等多种职能,哪一个都糊弄不得,干我们这行必须责任心强。”保林管护站站长陈以明话语坚定。
特别是进入防火期,管护员要24小时轮班值守、严查严防,对每一个进入库都尔的车辆和人员例行检查登记和宣传教育,做好“守门人”。
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其实坚持下来并不容易,那些一干就是二三十年的老管护员,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干啥活就得吃啥辛苦,过去用电用水吃饭什么的都要算计着来,你看现在多好,搬进了新房子,宽敞又明亮,自来水、冰箱、电视啥都有了,不愁吃用。”陈以明对现在的日子感到十分满足。
环境在变,职责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管护员对绿色的守望和执着。闲暇时,陈以明经常望向管护站对面的那片人工林,它们犹如笔直挺立的“哨兵”,与管护员一同站岗放哨,坚守在生态保护建设的前沿阵地。
眼看着快到了退休的年龄,55岁的陈以明不禁感慨:“老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吃过苦,也享到了福,希望把这份福继续传递下去,既要后继有林,也要后继有人啊。”
和陈以明一样,怀着同样心愿的还有森防站的程功伟。59岁的他被站里的同事视为“元老”。令他欣慰的是,这支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80后”技术员占据了“半壁江山”,2021年荣获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的殊荣。
在程功伟的记忆里,早在1982年森防站成立之初,他们就开始与东北鼢鼠、落叶松毛虫、白桦尺蠖、疱锈病战斗……这些林业有害生物都是森林的“死敌”,每年都会发生一种乃至数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大片森林将毁于一旦,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此,一代代森防人踏遍青山、寻虫出诊,为确保“对症下药”,他们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种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灯诱、饲养等手段,制作各个龄级虫态的标本,获得一套完整的生活史标本往往需要数年的积累。
“一棵树的成长经历太坎坷了,要经受各种森林病虫害的‘考验’,一旦幼树被侵害过,就失去了成材的机会。特别是鼠害,严重危害幼树生长和造林成活率。”森防站技术员黎明告诉记者,每年冰雪刚融化,他们就要开展鼠害前期调查,有时肩上背着百余盘铗子,徒步往返近四十里地,通过布设鼠铗调查害鼠捕获率,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防治。
虫情年年都在发展变化,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较量。虽然森林里每年都会上演“人虫大战”,但消灭不是最终目的。他们深知,如果将虫害完全消灭,会破坏生物链。尊重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保证有虫不成灾,才是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
为此,他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重点对人工林内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有效提高人工林的生长量。
“一想到我们的付出能够守住几代务林人辛勤培育的人工林,心里也挺自豪的。”对于一名刚担任“森林医生”的新人李双喜来说,这份“绿色荣耀”需要加倍珍惜和呵护,他表示,要努力当好森防事业的“接班人”,让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传承不息。
樟子松围堰造林
百万亩人工林脚下植树造林
挺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脊梁
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林区处于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也是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功能区,与青海三江源遥相呼应,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高纬度中华水塔。我国第三长河流———黑龙江便发源于此。
但长期以来,由于额尔古纳河的源头一直未能确定,黑龙江源头被模糊地表述为“大兴安岭西坡”。那么,黑龙江中国侧源头究竟在哪里?
自2019年开始,库都尔森工公司组织人员经过20余次实地勘察,行程2000多公里,步行500余公里,对库都尔河、诺敏河两河流向、流量等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查询《河湖大典》《库都尔林业局局志》等资料,初步确认了库都尔河是黑龙江源头,诺敏河是嫩江一级支流,是嫩江源头之一,提出了“两江源”的概念。
2020年8月,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组成专家组,对哈拉哈河、海拉尔河干流、库都尔河干流、大雁河干流等进行了实地踏勘;9月,受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委托,库都尔森工公司对黑龙江源头位置进行了定点勘查。经松辽水利委员会专家最终确认,黑龙江源头点在新帐房林场16林班内。至此,黑龙江在中国侧的源头找到了,这对于今后河流的开发治理、保护及防洪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寻源,更是为了护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放眼新时代,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征程中,库都尔森工公司将生态保护建设的内涵外延进一步拓展,并不仅仅满足于护林植绿,而是着眼于“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走进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基地,一处宣传牌上六句描写林区风光的诗句引人注目:山清水秀兴安岭,水光潋滟尽怡人,林梢一抹青如画,田园处处是美景,湖光倒影浸山青,草木繁华皆有情。仔细品味,山水林田湖草贯穿其中,引领着库都尔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2020年,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湿地宣教中心也随之运转起来。走进宣教中心,不仅能看到野生动植物标本,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还能通过单车骑行软件,在大屏幕上直观地体验湿地公园内保存完备的生态景观。
行动是最好的教育,体验是最好的宣传。在董晓斌看来,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十分重要。他说,小时候,老一辈务林人的身体力行,让我们参与到生态保护建设中,今天,我们更要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从娃娃抓起,让少年儿童、全社会都了解生态的重要性,从而让更多的人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黑龙江源头、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基地、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名片”,也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延伸了活动空间,提供了创新载体。库都尔森工公司党委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个环节,从线上到线下,从理论到实践,从“走出去”到“请进来”,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模式,让生态文明教育实现可听、可见、可实践,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
衣楠,2011年大学毕业回到林区,已成长为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与老一辈务林人不同的是,新时代,他的任务很明确,那就是建设生态文明。他说:“包括百万亩人工林在内的库都尔一草一木,对我们来说,也是文化遗产。现在保护建设的责任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一定会继续加大保护力度,丰富宣教形式,扛起我们新一代务林人应有的责任。”
这也是几代务林人共同的心愿:绿色丰碑永远屹立在兴安之巅。(本报记者 刘磊)
(本版图片均由库都尔森工公司党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