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0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70年,护林植绿、接续传承;70年,深化改革、创造辉煌。
2022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迎来了开发建设70周年。70年间,一代代务林人用青春和汗水,用忠诚和智慧,在劈波斩浪的改革进程中铸就了屹立于祖国北疆的绿色丰碑。他们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在林区绿色发展中坚守初心、砥砺奋进,谱写林区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为庆祝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林海日报》推出“绿海筑丰碑大美兴安岭·兴安记忆”专栏,与在林区工作过的老党员、老领导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回顾总结历史中汲取经验,为建功新时代提供新的动力。
■本报记者 刘磊 陈晓琳
“首先,我想通过林海日报社和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表达我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的热烈祝贺,向林区各族职工群众表示诚挚的问候。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储备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70年来,林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可喜可贺。”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魏礼群激动地说。
7月,骄阳似火。今年78岁的魏礼群身着白色衬衣、深蓝色西裤,脚穿一双老北京布鞋,精神矍铄,谈吐不凡,言语间流露着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深深地眷恋。一杯清茶、一个个故事,记者与魏礼群老人共同回忆他在林区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
风雨多经志弥坚,人生旅程难忘怀。魏礼群于1968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旅程的第一站就是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当时条件极为艰苦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0年。
由于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延迟到12月才进行毕业分配。1966年6月,魏礼群因为是学生中的党员和班级干部而受到错误冲击。毕业分配时,军代表主持学校分配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分配方案为“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基层和面向厂矿。魏礼群作为学生党员,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就这样,他和当时是同班同学,后来结为夫妻的周贵芹一起被分配到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工作。1968年12月26日,他俩从北京乘火车抵达牙克石,赶到牙克石林业管理局政治部组织组报到,随即被分配至林业管理局下辖的毕拉河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群山绵延,林海茫茫。他们被分配去的毕拉河林业局,是林区最偏远的林业局,局驻地在鄂伦春自治旗所辖的诺敏镇(小二沟),既不通铁路也不通公路,交通十分闭塞。当时的牙克石林业管理局在那里开办了“五七干校”。
“1969年1月3日,当天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酷寒彻骨,又刮着四五级北风,我们乘坐一辆大卡车去毕拉河林业局,这是一段极为艰苦的路程,令人终生难忘。”魏礼群回忆道,那天早晨上车后,他们把身子缩成一团,将棉被裹在身上,途中5个多小时没吃一口食物,也没喝一口水。到达毕拉河林业局所在地时,手脚都冻麻了,失去了知觉。林业局办公室负责接待的同志见他们手被冻肿了,马上让他们用雪搓手,搓了好久,才恢复知觉。魏礼群这才知道,如果不用雪搓而直接用热水泡或在火边烤,就会造成血液不循环,手脚就有被截肢的危险。这次在严冬中乘坐大卡车去首个工作单位报到的经历,给他上了“浩瀚社会海洋里的第一课”。
那时的毕拉河林业局仅有200多名职工,交通极为不便,大小报纸需要20天以后才能看到,“日报”变成了“月报”。毕拉河林业局和牙克石林业管理局“五七干校”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大学毕业生的主要任务是劳动锻炼。刚开始,魏礼群被分配给修炉子的师傅打下手,夏秋两季闲暇时还要去坡地上种土豆、收小麦,蚊虫特别多,下地干活得戴防蚊帽,一不小心脸上和手上就被咬出好多个疙瘩,疼痒难耐。条件虽然艰苦,却没有打消魏礼群建设林区的热情。
1970年5月,“五七干校”撤销。魏礼群被调到牙克石林业管理局文教处,分管教育工作。在牙克石林业管理局文教处工作的4年中,他做过许多调查研究并提出重要建议。
魏礼群告诉记者,他向上级反映过关于林区教师队伍的现状和解决办法,调整林区中小学校布局等。为方便林业职工子弟就学,提出各林场要设立初中,林业局要有高中,努力做到“上初中不离林场,上高中不离林业局”。同时,他还经常深入办得好的学校走访调研,总结经验,并在全林区宣介推广。从那时起,魏礼群就乐于调查研究、为林区发展建言献策。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