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深入调查研究提升责任担当旅途幸相遇墨香伴一生图片新闻主题党日活动有声有色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林海日报社2023年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连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 深入调查研究提升责任担当
· 旅途幸相遇墨香伴一生
· 图片新闻
· 主题党日活动有声有色
· 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加强职工安全培训
· 林海日报社2023年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196号
第19196号:第02版 2023-05-19

旅途幸相遇墨香伴一生

■顾玉军

我刚参加工作时,亦是初识《林海日报》时。

那时我20多岁,在阿龙山林业局阿乌尼林场学校当教师。学校只订了一份《林海日报》。在报上看到林区和身边的人和事,我感到十分亲切,逐渐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她成了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我少年时认为,能把钢笔字变成铅字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没想到有一天,我的钢笔字居然也变成了铅字。

1978年6月的一天,我把学校的一次教学活动试着写了一篇新闻稿,大胆寄给了《林海日报》,然后悄悄地期盼。

一天上午,课间休息时我在办公室里,忽然听到梁老师惊奇地对我说:“顾老师,报上有你的文章!”我听到真想大叫一声,但还是努力抑制住了激动的心情,“稳稳”地接过了那张《林海日报》。我的文章在哪儿?我找啊找,终于在第三版的末尾处找到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手都有些颤抖。这篇“文章”虽然只有96个字,但我反复地看,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下班后,我把这张报纸带回了家,全家人都为我高兴。后来再有稿件发表,老爸总会问:“这篇稿多少字呀?”在他眼里,字数越多,表明写得越好。

《林海日报》文艺副刊“映山红”版,不仅承担了繁荣林区文艺的重任,也培养了众多林区文学作者,我就是受益者之一。

1979年秋,《林海日报》一则“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文艺征文”启事让我心动,就写了一首歌颂毛主席的诗《工作在蓝天》,投稿后又是焦急地等待。一天傍晚,邻居李姐突然拿着《林海日报》来到我家,高兴地对我说:“玉军,你的诗在《林海日报》‘映山红’版发表了,还配了图!”看她的表情,似乎比我还兴奋。她还有模有样地朗读起来,让在一旁的我既激动又不好意思。

之后,文学创作便是成了我的一种追求、一种乐趣,甚至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从那时起,我不间断地为《林海日报》写稿,尽管好多稿件都石沉大海,但我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由于不断学习摸索,中稿率逐渐提高了。

1985年初夏的一天,林业局来了一位《林海日报》记者,他是我在林业局党委宣传部做新闻干事接待的第一位记者。

跟随记者采访的几天,我收获颇多。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的热潮之际。晚上,这位记者一会儿工夫就写好了一篇关于打破“大锅饭”的新闻稿,还让我配上一篇短评。他悉心指导我从哪个角度去写,体现什么主题。这时他翻看我桌上的一叠已被我“枪毙”掉的基层通讯员稿件问:“这是广播稿吧?”我说:“是,但实在不能用了。”可没料到,他把“没法用”的5篇广播稿都修改出来,并微笑着对我说:“通讯员写稿不容易呀!”看着那些修改好的稿件,我脸上热辣辣的。

把“不能用”的稿件修改成能用的稿件,虽然是写作功力问题,但他对通讯员的热心帮助和理解的态度,我能有几分呢?这件事儿对我触动很大,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1988年10月,《林海日报》与甘河林业公司联合举办了“甘波杯”新闻大奖赛。不久,我接到了报社一位编辑给我发来的约稿信。信中说:“望你积极参加这次新闻大赛,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满意的作品,并预祝取得好成绩!”话语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对我却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下定决心要上场“角逐”。于是,我下基层采访,一连采写了3篇参赛新闻稿,没想到都被报社采用了。两个月后,在大赛获奖名单上赫然见到了我的名字。尽管得的是三等奖,但我的心情依然十分激动。这是我在新闻大赛中第一次获奖。

此后,我经常深入基层采写新闻稿件,积极参加报社举办的各种征文活动,参赛作品也多次获得了不同奖项。

如今,《林海日报》已进入了融媒体时代,让我们的创作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我虽已进入暮年,但犹壮心未泯。既然旅途有幸相遇,就让墨香永远相伴。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林海日报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