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兴祖 通讯员 何康红 杜凤明 潘志鹏 马莉 李凤伟
“快看,习近平总书记又到咱内蒙古考察了!”6月6日晚,刚刚下塔准备吃晚饭的绰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大黑山防火瞭望员于文鹏,看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兴奋地喊着同事陈玉峰。两人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总书记念念不忘的还是生态问题啊。”“总书记强调,生态工程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看完新闻联播后,于文鹏和同事意犹未尽。
大黑山瞭望站位于绰尔森工公司塔尔气林场和全胜林场交界处,海拔1600.2米,站在山顶25米高的瞭望塔上,能俯瞰绰尔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的95%,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于文鹏表示,他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再来内蒙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指示,让林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满怀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坚决把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不负嘱托、勇担使命,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高淑芳是得耳布尔森工公司青年岭林场杜鹃坡管护站管护员。林区春季森林防火期进入倒计时,但管护员们一刻不放松,持续做好对过往人员和车辆的登记检查、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等工作。闲暇之余,高淑芳掏出手机,反复翻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的新闻。高淑芳说:“我从事管护工作近20年,亲身感受和见证了林区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化,自己的管护责任不会变,我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竭尽全力保护好这片绿色林海。
时至六月,阿里河森工公司正掀起一轮绿化造林的热潮。自治区第六届“北疆工匠”称号获得者、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副主任兼种质资源库副主任王翠丽每天带领技术人员在西伯利亚红松苗木培育场地,对上山苗木质量进行检查。王翠丽告诉记者,她将发扬好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持续做好西伯利亚红松的种子资源的收集、保护、扩繁工作的同时,把在实践中形成的真知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让西伯利亚红松成为林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树种。
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的新闻,已经成为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中心苗圃育苗工之间最“热”的话题。
中心苗圃育苗队队长赵君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已圆满完成远征退化林修复任务1.5万亩,完成本局退化林修复任务2万亩,新播云杉300万株,苗木移植装杯500万株。下一步,他们将不负重托,全力做好乡土树种落叶松、云杉等苗木的培育,精心呵护好每株来之不易的苗木,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场小雨过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树木葱郁,水清碧透。在库都尔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内,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测报员张丽背着测报工具箱,手提一串环形捕鼠夹,在林间寻找、辨别鼠洞、鼠道,并将捕鼠夹放置在洞口。张丽表示,作为生态保护的一名基层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病虫害监测预报等工作,以实绩实效守住林区生态安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林区上下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只争朝夕、勇毅前行,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林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