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墨香一世守望在实践中筑牢思想根基读书班上的女职工图片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整治环境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半世墨香一世守望
· 在实践中筑牢思想根基
· 读书班上的女职工
· 图片新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安全生产自检自查
· 整治环境卫生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220号
第19220号:第02版 2023-06-16

半世墨香一世守望

———我与《林海日报》相伴成长40年的难忘岁月

■米平华

1953年11月的大兴安岭迎来了漫长的寒冬,《林海日报》踏着林区开发建设的脚步,在大雪纷飞的季节应运而生。作为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机关报,《林海日报》承载着党报的光荣使命,为常年生活工作在密林深处的山里人送上了一碗碗清香可口的“绿茶”;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鲜活故事打上了绿色印记;为不畏严寒战天斗地的大兴安岭人精神注入了不朽的灵魂;为70载林区辉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70年来,《林海日报》由一株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为大兴安岭史诗般波澜壮阔的70年,撑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绿荫。作为在林区工作了一辈子的务林人,我既是这张报纸的见证者,也是记录者,更是这张报纸的忠实读者和虔诚的作者。

我与《林海日报》结缘已经整整40年了。1983年3月,我在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大队担任外业小队长,当时林业局与直属各单位签订的年度责任状中,明确要求各单位每年必须向林海日报社投稿10篇,发稿2篇。这是一项带有刚性的任务指标,所以大队也给我们小队落实了任务,要求小队每年向报社投稿3篇,发稿1篇。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这样落在了我这个小队长的头上。

当时正是林业局规划营造百万亩人工林的起始之年,我们森调大队每年承担的三类调查设计任务高达10万亩以上。为确保百万亩人工林从设计到施工实现高质量目标,上级对工程的第一道关口,调查设计精度的要求极为严格。当年3月末,林管局派员对大杨树林业局上年的三类调查设计质量进行抽样核检,结果令人欣喜,综合设计精度达到95%以上,进入林区先进行列。我立即产生写篇稿件向报社投递的冲动,但苦于文化基础太低,不知从何下手,写了撕掉、撕掉了又写,一遍又一遍,弄得满地纸团焦头烂额。为了能写出这篇稿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单位历年积存的所有《林海日报》全部翻了出来,逐页逐篇查找与森林调查内容相近的稿件,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终于用近一周时间,通过模仿套用的方式,完成了这篇仅有300字的短消息,悄悄按照报上提供的地址邮寄出去。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往报社投稿,既激动又紧张,复杂的心情无以言表。那段时间我整日心神不定,望眼欲穿,每天早早到收发室,抢先翻阅邮递员刚刚送来的《林海日报》。然而,半个月时间过去了,我的稿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正当我心灰意冷万念俱灭之时,一天中午下班前,大队书记鄂满堂拿着一张报纸,笑呵呵来到了我们小队,推开门大声说:“小米子,你写的稿子见报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红着脸像做错事的孩子,急匆匆接过报纸一看,果然我的名字跃然纸上。我捧着这张报纸,就像捧着一份荣誉证书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诵读着这篇不足300字的“豆腐块”。自觉没有尽兴,回到家当着爱人的面,又大声朗读起来。时隔40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怀深刻,这种激动与喜悦的幸福感是别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

森林调查设计大队是从资源科分离出来仅两年的基层单位,我的这篇稿件是森调队成立以来在《林海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稿件,引起大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队员们的刮目相看。不到一个月,可能是受这篇稿件的影响,加之我有唱歌的天赋,大队党支部将我的工作又加了码,任命我为森调队团支部书记兼第三外业队小队长。顺理成章地,单位将每年10篇向报社投稿的任务和2篇见报任务落实到团支部负责完成。我和几位团支委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每年都超额完成投稿和见报任务,森调队的宣传工作连年受到林业局党委宣传部的赞誉。在《林海日报》上发表的“火柴盒”“豆腐块”,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随着我的名字见报频率增加,我在林业局也有了一些名气。1986年8月,林业局党委在全局基层团支部书记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局团委工作。做梦都想不到,仅有初中文化的我被破天荒选中。这里面有我本人的努力、单位的举荐、组织上的任人唯贤,但归根结底,是《林海日报》让我有了名气,是这张小报鼓励着我、托举着我、成就了我,改写了我的人生命运。

我在林业局团委工作期间,每天用充足的时间学习,《林海日报》是我每日必看的内容。忙时匆匆浏览,闲时细细品读,久而久之,这张报纸不仅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也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阅读这张报纸,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眼界和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了。在团委这个广阔的舞台,我利用团青活动多、内容新、素材广的优势,适时采写了大量短、平、快的短消息和新闻通讯,每个月都能有2-3篇稿件被《林海日报》采用。当时我每月工资仅为55.68元,稿费成了我这个小家庭改善生活的主要来源。一个月能吃上一顿猪肉,是每个家庭的最大奢望。每次收到稿费,我都会上街里买肉,带回家改善生活,爱人看到我手里拎的肉,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知道一定是又发稿费了。之后几年里,我的工作几经调整变动,但我对《林海日报》的感情不仅没有冲淡,而且随着岁月的叠加愈发醇厚。挤时间看报、闲暇时写稿,成了我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杨树林业局进入艰难的企业转型期,在前途未卜的关键时刻,林业局党委组织了一次关于“我们该向哪里去的大学习大讨论”。当时有两种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向土地要效益还是向生态要效益,成了这次事关企业命运大讨论的重点和核心话题。当时我是大杨树林场主任,讨论结束后,立即撰写了一篇《关于大杨树林业局三年实现自立思考》的论文,在《林海日报》二版整版刊发。“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这篇论文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时任林业局党委书记周耀良对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签署了意见,建议每位局党委常委都读一读。时隔不久,林业局机构改革,将我从林场调回了林业局机关,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兼机关党总支书记,半年后又将我提任为林业局局长助理,分管林业局一条战线的工作。在人生重要转折期,是《林海日报》再次将我托举了起来,一篇文章又一次改写了我的命运。

2005年初,组织上把我从大杨树林业局副局长的岗位调整到林管局驻北京办事处任主任。为了让林区人更直观地看到来自北京的消息,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携带《林海日报》一起“落户”到京城。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后,我在一个双休日,走进废墟中的圆明园遗址,面对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我怀揣满腔怒火,撰写了一篇题为《隆冬的圆明园》的议论性散文,发表在了《林海日报》四版头题,告诫人们勿忘国耻,激发广大务林人的爱国热情。为了让林区年轻人了解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我走进北大“红楼”,用心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以及新文化运动给古老中国带来的脱胎换骨变化,撰写了一篇《百年“红楼”展风姿》的散文,发表在了《林海日报》四版。在北京工作期间,我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的就是《林海日报》,只有从这张报纸中才能适时体会到家乡的“温度”,感受到家乡的变化。闲暇时每天除了浏览《林海日报》一版二版的重大事件外,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四版,这个版面办得灵活多样,内容不拘泥于形式,既分门别类又绚丽多彩,从反映林区异彩纷呈的生态文化,到带着松脂芳香的森林文学;从讴歌林区青年火热的青春岁月,到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职场角逐;从纪录大兴安岭风光的林海影像,到彰显公平正义的警法天地,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映山红》版就像一个百花园里又辟出的牡丹园,内容浩繁,包罗万象,不失为大兴安岭生态文化的大观园。我在京工作的6年间,忙里偷闲,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70多篇诗歌、散文,分别刊发在《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晩报》《林海日报》等报刊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为了让林区人更多了解奥运会盛况,我多次深入奥运村建设现场,赶写了《奥运前夕看鸟巢》《梦幻晶宫·水立方》《话说福娃》等多篇散文,及时把北京奥运会举办前的建设场景,通过这张报纸传递给了家乡的亲人们。

2010年1月,我离开繁华喧嚣的北京,回到了阔别6年的林区,来到满归林业局任党委书记。北部林区洁净的空气、浩瀚的林海、秀美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发我的创作激情。在满归工作的11年,也是我创作的黄金期,先后有上百篇诗歌、散文、杂文、论文见诸各种报端。2011年,在《中国绿色时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生态美文评选中,我撰写的诗歌《大兴安岭自由圣洁的地方》脱颖而出,被评为“十大生态美文”。满归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山水秀美、民风淳朴,而且各项工作基础良好,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将生态文化在这个地方发扬光大,成了我工作的重点之一,闲暇时除了自己动笔撰写文章外,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生态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上。

近年来,《林海日报》的办报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稿件更加注重可读性和时效性,这就要求通讯员以“短、实、新、快”的写作手法,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讲好林区故事。为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让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创作中,我们首先将在媒体的发稿量作为考核指标,纳入与基层单位签订的《政治经济责任状》中,严格考核,年终兑现;还制定了《新闻宣传工作任务分解及奖励办法》,明确了通讯员在媒体刊发稿件的配套奖励标准;第三,成立了由公司党委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的“满归生态文化研究创作中心”,并组建了十大协会,通过载体展示、活动带动,使满归的生态文化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动人气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2010年始,满归林业局连续5年在《林海日报》和《中国绿网》发稿量排名第一,并获得林区新闻宣传最高奖项“新闻杯”,2010年至2020年这10年间,满归林业局通讯员在《林海日报》总发稿量高达4607篇,在《中国绿网》发稿2497篇。

2020年10月,我转岗,后来又正式退休,离开了曾经工作战斗了11年的满归,回到孩子们身边,过起了退休赋闲的生活。但人虽生活在大连,可“心”却留在曾经工作了40多年的大兴安岭。在含饴弄孙之余,我时常沏上一杯茶,在成摞的书报中,翻出精心收藏的刊有自己文章的《林海日报》,细细品读,身无劳事纠缠,心无杂念扰烦,如置身于空山幽谷,心境无比通透清澈。偶尔也会动动笔绘幅画、写段随想,或编几句诗词,反复揣摩力求完美,沉浸在自我欣赏中,身感万籁俱寂,如水的时光在缓缓流淌……每当这时我就想起白居易的《山中独吟》诗篇中的几句:“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我十分欣赏,总感觉每一句似乎都在写自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今,读书、写作和绘画,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一生都无法割舍的情缘。虽然身处异乡,偶尔在其他媒体也发表一些文章,但《林海日报》依旧是我的钟爱,是我获取家乡信息的平台,是我在林区精神生活的幽静港湾。我以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献给《林海日报》,我心灵深处永远的“家”:

你,紧随林区开发建设的脚步,

身着一身“绿色戎装”,

从灵山秀水中生成,

在高山石缝中绽放,

穿越崇山峻岭,

历经林海苍茫,

为10.67万平方公里的家园歌唱。

你,犹如大山里的一泓清泉,

穿越林海雪原,

冲开千条溪涧,

积蓄着生命的能量,

翻腾着圣洁的波浪,

用精神养料润泽着万物生长,

给山里人带去了清香可口的食粮。

你,吐纳着山清水秀,

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穿越春夏秋冬,

欣赏着兴安岭四季风光的回放,铺开万紫千红的画卷,

将散发着松脂芳香的生态文学,放在心灵深处珍藏。

你,用毕生的笔墨,

书写人间沧桑,

激起颗颗珍珠,

奉献点点灵光,

传唱着生命的礼赞,

用70载不朽的辉煌,

护佑着这片苍茫浩瀚的绿色海洋。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