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春
国有农业企业职工退休后,企业要收回其承包土地,这是国家政策,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收回后,部分职工子女面临重新择业问题,没地种怎么办?效益低了怎么办?近年来,欧肯河农牧场分公司第四生产(连)队部分职工子女是这样做的:
2021年,40岁的孙逢振就在分公司外的欧富村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玉米,增加25万元收入。2022年,孙逢振和仇力学、曹月林通过朋友关系,又到距离四队30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屯承包了1200亩地,3人合资耕种,平均年收入20万元。
王延军也是一名退休职工子女,他“小车换大车”,把“雷沃554拖拉机”换成了“王中王r y1004拖拉机”,从使用自制的大豆播种机换成了“北兴大豆播种机”,玉米播种机也换成了“博锦汉马”播种机,共出资17万元。针对他自制的喷药机不能精准智能喷药喷雾的弊端,今年王延军与其他两个退休职工子女孙大龙、布乃振合资投入8万元,购买了“久润田”高架喷药机,既满足了自己生产中的需求,又可以为其他人代耕,来增加一部分收入。
这些职工子女没有单纯依赖于分公司的土地,而是向外瞄准新市场,合资承包土地、合资购车增加收入,从单打独斗到结伴而行,为其他垦区职工子女在就业方面带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