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图片新闻大杜鹃不同物种为何会名字相同?图片新闻图片新闻额尔古纳河的“捧递———奉献”人体形状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图片新闻
· 大杜鹃
· 不同物种为何会名字相同?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额尔古纳河的“捧递———奉献”人体形状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269号
第19269号:第04版 2023-08-16

额尔古纳河的“捧递———奉献”人体形状

林区老科协科普知识———林区隐藏的自然景观之十一

□郦文生 刘占山 赵博生

额尔古纳河是一条丰饶的河流。

有资料解释:额尔古纳是蒙古语,语意为“以手递物、捧呈,递献”等意。海拉尔河流至阿巴该图山附近时向东拐去,拐弯处状如人弯腰捧呈递献物品,故而从此处称作额尔古纳河。

但是,165度的“人弯腰捧呈递献物品”之说不免牵强人意。而真正形状如“人弯腰捧呈递献物品”的形状,应该是从激流河口以下,一直到恩和哈达的300公里,即从激流河口开始,额尔古纳河向东偏北流段形似“人腿”、继而在乌玛河口转向西流段形似“人臀”、在伊木河段又向东北流段形似“人背”、在永安山转向东流淌段形似“人臂”。额尔古纳河在这里的最后300公里流淌走向,在大地上“勾勒”出一个“屈膝、躬背、双手前伸”的人体型,才符合“人弯腰捧呈递献物品”的形状。

让人感叹的是“额尔古纳”这一名称自300年前的清朝时期就已经命名了。

更让人钦佩的是在还没有科学测量工具的时代,先人是如何确认额尔古纳河的流淌形状如“人体”的动作形状?

而且相关资料也记载了额尔古纳河自室韦以下,两岸山势陡峭、人无法在岸上行走,只能乘舟。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编制的《北部原始林区景观资源调查报告》,围绕北部原始林区流淌的额尔古纳河风光绮丽、两岸石崖壁立,蔚为壮观,在大兴安岭林区所有河流之中堪称一绝。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