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廖奔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有创见的主导思想,其中一个就是生态文明思想。看得见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被全国各地落实到了工作中,眼看着中国变得美丽起来,走遍全国到处都是绿意青葱、繁花似锦,全中国成了一个大花园。现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第一代幼树已经卓然成林,这其中包含森工集团多少职工的辛勤汗水,向他们致敬。
对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变化,廖奔感到欣慰:林区曾经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供材基地,为祖国建设贡献了大量木材,停伐后,务林人迅速转变观念和身份,成为保护大兴安岭的一支有生力量。他说:“我一路参观和询问,走进工队、航空护林局等地,看到的感人事迹太多了。这片林海因他们的守护,正在重新成为中国北部最大的森林带。在把生态旅游转化为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务林人赋予了大自然更多文化内涵,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一片宝山宝水之地。”
“大兴安岭林区蕴含着自然的美、人文的美、历史的美……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廖奔说,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作家,而是一名潜心研究文学理论,特别是戏剧理论的学者,一生的精力都用在撰写戏剧理论、戏剧历史方面的作品上。但他喜欢行走,也写一些文化散文。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参加生态文学笔会,让他有机会从生态文学的角度去观察大自然。
“我将把这次林区之行作为一个新的契机,开始我的生态文学写作,希望用自己的笔描绘出大兴安岭林区的美丽、雄伟、狂野、激情,为全国的读者拿出一份好的答卷。”廖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