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胜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副主任、散文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人物传记《邓拓评传》,散文集《缪斯情结》《梦中的风晨》,评论《鲁迅及其作品》等。
■本报记者郭卫岩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这次深入到根河、得耳布尔、莫尔道嘎等森工公司采风,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林区,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大、博大、优美、纯美,让我对森林生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散文作家王必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8月22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和内蒙古森工集团联合举办的“相约内蒙古森工”生态文学笔会正式启动,20余位生态文学作家、文化工作者走进林区腹地,观林海风情、听森工故事、悟人文情怀,用文学的独特视角,发现林海之美,感受林区魅力,激发创作热情。对于第三次来到林区的王必胜来说,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有风景、有温度的林区深深地打动着他。他说:“如果说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那么务林人就是生态文明的‘守护神’。森林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世界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森林资源,同时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务林人从始至终都在致力于森林生态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美丽,他们是可敬可爱的人。”
作家们深入到517小工队和林区停伐纪念基地,走进“根河之恋”纪念林,聆听林区的“停伐故事”,探寻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品读林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发展律动。王必胜说:“以前到森林里看到更多的是自然风貌,但这次我们更多的是挖掘森林中的人文情怀和守护者的故事。在根河森工公司517小工队和林区停伐纪念基地,我们看到了被伐倒的‘最后一棵树’、停下的斧锯、拖拉机以及展示的生产生活用品,还原了以前林区采伐时代的场景,特别是林区从过去轰轰烈烈的采伐时代转入到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务林人的变化、人的身份变化、人的精神面貌变化,让我们感触很深,也提升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这次生态文学笔会非常有意义,我们通过活动走进大自然,沉下心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王必胜说,这次来林区让他看到了林区的变化和进步,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以前林区的基础建设还不够健全,现在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在保护好森林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比如森林康养、森林科普等,建立了很多维护生态的工程,加强了对森林的保护,提升了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王必胜对记者说,虽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名气在外,但真正了解这里的人却很少。这里是一片美丽、神奇、热情的土地,有风情、有风光、有风采、有风度,这里广袤的森林景观是独一无二的。他将从林区生态的角度,把所看所感所悟书之于笔墨,努力写出即有风光风景,又有人文风情的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林区、了解林区、走进林区,沉醉在这片绿色当中,感受她独特的魅力。
“这些不太起眼的小树,经冬历夏,扎下根,长势良好,叶片绿中染上霜白,枝条略有尖刺,在阳光下,摇曳摆动,似乎在向人们致意。初识者好奇: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果沙棘’吗,就是林区着力推广的沙棘吗……”这是2020年王必胜在阿尔山森工公司采风时写下的散文作品《希望之树》,刊发于《人民日报》。彼时的阿尔山森工公司沙棘种植产业方兴未艾,如今,阿尔山森工公司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和绿色产业发展实际,把退耕还林与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将增绿与增收相结合,在退耕已垦林地和荒山荒地大力营造亚乔木大果沙棘生态林6.52万亩,王必胜笔下的“希望之树”正茁壮成长,助推务林人走出了一条“既要生态美、又要群众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