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好红色日志 书写绿色兴安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记好红色日志 书写绿色兴安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335号
第19335号:第04-05版 2023-11-09

记好红色日志 书写绿色兴安

———写在《林海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赵佳佳

《林海日报》是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机关报,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而创刊,是全国首家公开发行的林业报纸;

《林海日报》与时代同步,与务林人同行,记录林区开发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林区改革发展坚定前行的步伐;

《林海日报》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大势,推动改革不断深化、活力全面迸发、事业蓬勃发展;

…………

1953———2023,70年,2万多个日夜。70年,近2万期报纸。

岁月无声任去留,笔墨有情写青史。《林海日报》始终秉持“党报姓党”的立场、“开门办报”的宗旨、“为务林人发声”的情怀、“砥砺奋进”的追求,记录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铿锵步履,见证了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鼎新蝶变,抒发了务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一代又一代林海报人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接续守好自治区生态文明宣传的主阵地、林区新闻宣传的主战场,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擎起一座“记好红色日志书写绿色兴安”的丰碑。

书记讲堂课

全区党媒草原云传播协作会议媒体聚焦

举办首届编校技能大赛

业务交流

诗朗诵《我们是记者》

记者采访

报社党总支与绰尔森工公司党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千人讲、万人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

志愿服务

70年初心如磐,步履铿锵,新闻宣传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创办全国林业和内蒙古林区的第一张报纸做出积极贡献。”

1953年9月,娄玉山、袁鸿祚、郭文琏、关景山、王乃恭、王汉臣一行6人,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定,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腹地,开启林区首张报纸的创刊工作。

同年11月11日,一张红色报头、蓝色文字的油印《生产快报》诞生了,这份报纸成为干部职工争相阅读的手中书、信息源,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具有划时代意义。

《生产快报》《内蒙古林业工人报》《大兴安岭日报》《大兴安岭林业报》《牙克石林业报》《林海日报》,从油印小报到如今的对开四版,从铅字排版印刷到激光照排,这份报纸数易其名,林海报人新老交替,但党报特质、办报宗旨始终如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和行动指南。

思想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林海日报社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新闻宣传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以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切实肩负起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报社围绕重大事项、重要节点,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及时学习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森工集团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近几年,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改革开放40年、天保工程实施20年,庆祝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向于海俊同志学习”等数十次战役性报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推出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守护和建设好党的新闻舆论阵地。

一期期报纸,一块块版面,一篇篇报道,寄托着初心使命,书写着林区开发建设71年的辉煌史诗。多年来,在做好林区深化改革、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报社有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今年,报社与人民论坛网、学习强国、中国绿色时报、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网站对接,持续扩大外宣影响力。其中,《红了党旗绿了山川乐了群众固了边疆———内蒙古森工集团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奋力书写主题教育高分答卷———内蒙古森工集团开展主题教育综述》两篇文章,受到人民论坛网的高度关注,并转载刊发。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内蒙古日报》《中国林业》《呼伦贝尔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经济网、内蒙古新闻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发表2300余篇作品,在报道媒体的层次、范围、质量、数量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内蒙古森工集团外宣品牌。

与此同时,林海日报社本着办开放性报纸的理念,报纸发行范围扩大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国资委、自治区林业厅、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和5个涉林旗市等机关、机构。且先后在巴林、柴河、扎兰屯市等8个市属林业局设立记者站,定期刊发呼伦贝尔地方林业、大兴安岭农垦新闻,不断延伸《林海日报》在呼伦贝尔市的报道与服务触角,报纸在地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林海日报》被中国企业报协会评为“二十佳报纸”,荣获新华社内蒙古新闻供稿业务传统媒体类“最佳内容策划奖”、新闻供稿“传播先锋奖”;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对自治区2023年第二季度出版的行业报及其所办新媒体的宣传报道情况进行抽查审读,《林海日报》获好评;报社被评为第八届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兴安脊梁称号……

70年栉风沐雨,勇毅前行,媒体融合实现新闻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三提升

70年,林海日报社承载着无数荣光与期望,展现出诸多接续与奋斗。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在体制机制上革新求变、在转型发展上有所突破,成为摆在林海报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势在必行。

2019年,林海日报社有力整合绿网、网络视频直播等媒体平台,陆续开通“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建成包含“报纸、网站、视频、微信、微博、抖音、客户端”等多个平台的新媒体矩阵,加快创新融合发展,有效巩固了党报的舆论引导和主流传播优势。

报社全媒传播乘风而行,围绕党的政策主张、内蒙古森工集团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林人火热的生产生活等,做到月月有策划,期期有亮点,匠心打造文案、精心剪辑视频、创新发布推送,灵活运用图文、短视频、海报、长图、H5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美丽兴安的动人故事,激发绿色林区的无限活力。

移动端开发受众广,《林海日报》官方微博坚持“推荐旅游、弘扬文化、关注社会、提升形象”的办博理念,立足林区特色,注重原创,“林海播报”等热门栏目累计阅读量达1000万以上,粉丝量43万+;《林海日报》官方微信自开通以来累计刊发信息1.6万余条,是林区对内、对外宣传的权威信息发布、各类知识普及等重要传播渠道,粉丝量8万+;掌上《林海日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读者可同步浏览、历史查阅报纸,是林海日报社在“内”融与“外”延有机结合上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实现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

全面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紧紧围绕庆祝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以“绿海筑丰碑大美兴安岭”为主题,用14万字、近300张图片、70个版面,推出70块珍藏特刊;开展“我与林区共成长”有奖征文活动和“我为北疆添绿色”务林人原创短视频展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现场云点击量11万;H5“绿海筑丰碑、大美兴安岭———我为林海献祝福”线上活动点赞量达3.37万次,留言评论达1.5万余条;林海日报官方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号发布庆祝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各类信息90余条,总浏览量达到10万+,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

拓展慢直播,报社与“草原”客户端联合发布慢直播《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莫尔道嘎·龙岩山风光》,第一时间被“央视频”客户端、“环球时报”和“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等平台转载,直播发布近一周,“草原”客户端阅读量突破332万,充分展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风光,开创了报社慢直播媒体传播新路径,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

多年来,林海日报社在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融媒体矩阵优势,依托大数据与云技术,更好地将各层面的创新理念融入发展大潮,通过构建传播新格局实现新闻产品的多媒体展示与多媒介推送,既“千人千面”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又“润物无声”地实现媒体的社会价值,全方位、多层次展示林区形象、讲述林区故事。

报社紧扣“融合”这一关键词,不断加大移动端新媒体的打造力度,全面推进采编流程、组织架构、考核体系的创新再造,做到工作管理制度化、工作目标精准化、工作任务项目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工作成果实效化。探索实施项目、工作室和“揭榜挂帅”创意征集等制度,成立了“捌玖零”“映山红”两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以精干高效务实的原则,打造一支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的“融媒轻骑兵”队伍,他们把自身的发展融入时代潮流,在担当使命与责任的丰富实践中追寻和体现新一代媒体人的价值追求。

报社找准“相加”这一切合点,努力打造统筹对内、对外融合报道的“两大平台”。今年8月份,林海日报社承办全区党媒草原云传播协作会议“牢记嘱托筑牢北疆绿色长城”联合采访活动,来自人民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和全区12个盟市,以及满洲里、二连浩特市、林海日报社等17家党媒的40余名记者,深入毕拉河、大杨树林业有限公司和阿里河森工公司采访报道。综合运用所属各融媒体传播平台,以“端、网、微、抖、快”等全媒体的传播矩阵推介、展示、宣传内蒙古森工集团高质量发展稿件400余篇,总点击量突破500万+,推出“牢记嘱托筑牢北疆绿色长城”主题专版14块,《内蒙古党媒草原云传播协作会议联合采访活动启动》一文被推送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获得大量网友点赞、转发。为森工集团党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舆论支持,为森工集团实现“绿色转型提升、重振森工雄风,加快创建全国一流现代林业集团”战略目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贡献了党媒力量。这是继2018年8月份,报社承办由中国企业报协会19家会员单位一线采编人员组成的“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走进中国最大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型异地采访活动,又一次成功实践。

《林海日报》被自治区网信办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闻单位新媒体品牌”称号,签约入驻人民网组织的“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和人民版权联盟;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奖;新媒体平台粉丝量已超60万……林海日报社勇敢走出了一条在探索中前行的媒体融合创新之旅,以自我革命的勇毅担当,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70年励精图治,革故鼎新,经营管理向着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不断迈进

2021年度,林海日报社在森工集团各单位、派出机构经营业绩考核中,以96.14的高分被评为优秀,经营业绩考核等级跻身为“A”级,标志着林海日报社砥砺奋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作为和坚定信心。

明确高标准,立足严要求。一直以来,林海日报社坚持“以新闻宣传为主业,新闻宣传与报业经营并重”的理念,积极探索经营多元化道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夯实报业管理,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报社推行重大新闻主题新闻宣传工作项目化管理,从事前部署、事中管控、事后总结三个步骤,有效掌控新闻宣传的时度效,使新闻宣传工作可量化、能考评。按照“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总要求,林海日报社全面推进采编流程、组织架构、考核体系的创新再造,探索实施项目制、工作室制和“揭榜挂帅”创意征集等制度,持续激发内生活力和创新潜力,媒体传播能力持续提升,主流舆论声势更加强劲。

夯实制度建设,筑牢高品质宣传“压舱石”。报社大力开展了“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和修订了“三审三校”、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等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周策划、月点评、台账管理、随机抽检、自查自纠等质量保障工作机制,强化环节精细管理,经常性排查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漏洞,从源头开始提高质量、减少差错;紧扣深化媒体融合改革重大任务,以融媒体指挥中心为牵引,着眼横向打通、纵向整合,统筹内容生产、发布和传播的所有环节,强力推进新闻生产流程融合、采编力量整合、网上网下结合,实现了新闻生产传播一体化指挥、一次性采集、N次加工、梯次生成、多元适配、全终端发布、全媒体覆盖;扎实推进网络技术管理,保障网络安全运行,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报社已由之前相关网站维护技术完全依赖第三方公司,到现在技术部已掌握网站源代码修改、原模板二次开发、网站系统搭建、中间件部署、代码优化等技术;由之前的报社局域网内无任何网络安全设备、机房无任何安全保障,到现在已完成机房标准化建设,并达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标准,实现了覆盖全辖各类终端的基本安全防护管理目标,有效地提升了全社办公终端安全管理和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夯实改革创新,激发高标准建设“新引擎”。报社认真落实自治区国资委和森工集团决策部署,蹄疾步稳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研究制定了《林海日报社机构优化调整方案》,报社机构由原有13个调整为8个;组织开展了赴呼伦贝尔日报社对标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观摩、座谈、调研等方式,针对党组织建设、媒体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培养等工作进行学习交流;持续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制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动态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修订完善了《林海日报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坚持全员全过程、常态化绩效考核,全面激发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提高风险防控和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制定了《林海日报社管理制度汇编》,构建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夯实民生基础,奏响高效能组织“协奏曲”。报社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关心关爱职工行动,健全完善关怀帮扶机制,连续多年免费为女职工办理特病保险,为全体职工体检,尤其是2022年,将职工体检标准提高至每人650元;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三年来累计发放慰问金1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报社班子汇众智、集群力,敢担当、勇作为,倾注全力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将“办不成的事”特事特办、一办到底。从影响报社发展最现实的“瓶颈”抓起,积极争取森工集团支持,通过全林区公开遴选,9名人员考入报社,在解决了5名长期借调人员身份问题的同时,也为报社增添了新鲜血液。

70年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肩上有责、手中有策、行动有方

创刊70年来,林海日报社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做强新型主流党媒,为林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舆论保障。特别是2022年3月,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在继承中发扬、在实践中创新,提炼并凝结出“记好红色日志书写绿色兴安”党建品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形成了共同推动报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不懈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报社党总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党总支书记带头讲党课等形式深入落实。坚持把学党史和悟思想相贯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把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和新闻工作者进一线、大调研、走转改实施方案,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知识竞赛、主题党日活动,及时编印主题教育学习手册和党的知识学习词典,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

坚持不懈在强化党建引领上求实效,党建工作与主责主业融合共进。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召开了中共林海日报社第一届总支部委员会选举党员大会,为报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积极探索具有党报和行业报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将2022年确定为“党建工作提升年”,2023年提出了“1+12345”党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党建“四融工程”,将党建融入新闻宣传主责主业、融入民生领域、融入质量提升全过程、融入各项制度机制建设,着力打造“书香型”“工匠型”“创新型”“服务型”“先锋型”“五型支部”,筑牢党媒舆论主阵地,打造过硬的党媒队伍。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人才,通过开展“名家讲堂”、线上集中学习、采编人员上讲台、举办首届编校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提升采编人员综合能力,以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不懈在“五化协同、大抓基层”上出实招,大力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报社党总支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上聚焦发力,重组基层党组织架构,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将森印公司党支部整体移交给属地管理,重新成立3个党支部,配齐配强支部委员,选优配强支委班子。把创建“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让“记好红色日志书写绿色兴安”党建工作品牌“亮起来”。林海日报社第一党支部被森工集团党委评为“最强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不懈在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上求突破,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报社党总支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在全社启动“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专项活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筑牢;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以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多举措强化职工思想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党员,通过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结对帮扶等措施,把党内关怀帮扶做到党员心坎上,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坚持不懈在文化传承上做文章,深入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多年来,林海日报社全力做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森工文化、“三少”民族文化和红色教育的宣传,依托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他们用足迹丈量林区大地,用笔墨书写茫茫林海,生动讲好“四个故事”,唱响“四张名片”,用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融媒体新闻作品,勇担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历史在接力中前进,未来在奋斗中开拓。回首《林海日报》创刊70年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林海报人在“铅与火”的淬炼中书写忠诚,在“光与电”的闪耀中记录荣光,在“数与网”的交汇里焕发活力,创造了不负时代的辉煌业绩。

时代有多壮丽,文字就有多滚烫。《林海日报》忠诚记录林区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历史也同样记录改革创新、砥砺奋进的林海报人,留下了不负人民的精彩华章。

初心未与年俱老,七十初度路犹长。《林海日报》推动和共享了属于报业人的光荣与梦想,林海日报社各项事业也必将在青蓝相继、薪火相传中不断发展壮大,续写不负历史的恢宏史诗。

未来,可期!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林海日报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