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刘洪林 赵兴祖 赵佳佳 包文君 通讯员 秦粤 王刚 周亮 李达
冬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漫天雪花悄然飘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掩映其中。
绿色是这里最靓的底色,生态优势是这里最大的优势。
浩浩山川美如画,荡荡河水映初心。2020年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一盘棋”中,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落子如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青山为琴、林海为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生态保护成效,不断厚植生态发展“底色”,绘就绿色发展“成色”。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更是一份写在职工群众心里的答卷。
以防为先厚植生态发展“底色”
整洁的办公楼、标准化的实验室、整齐的库房……温河分公司森防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闫维平与职工们正在进行松材线虫病DN A提取工作,“我们用核酸检测的方法,提取木屑内蛋白,快速检测出是否含有松材线虫的DN A。”闫维平告诉记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以来,共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26万亩,全面完成“四率”指标。今年6月首次进行飞防作业,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展蔓延,产生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达3820万元。
2020年至今,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48.5万亩,全面完成“四率”指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成效,迈出了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的坚实步伐。
绿色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更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务林人肩上的责任、前行的动力,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既是守土之责,也是发展所需。
2020年以来,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在新班子的领导下,干部职工牢记“国之大者”,逐绿前行,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担起了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职责使命。
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位于林区腹地,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是森工集团直属单位中唯一的“一局两址”经营单位,地域上由公司总部和温河分公司构成,公司总经营面积为410657公顷。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缘环境的复杂性,让这里森林防灭火形势极其严峻。
火险“虎视眈眈”,森林“安然无恙”。公司紧紧围绕森林防灭火“三大体系”建设和“三个不发生”的总体要求,全力以赴抓牢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切实做到责任落实、防火宣传、防火培训、队伍建设、设备维护、制度建设、火源管控、联防联动、督导检查“九个到位”,织紧织密森林防火防控网,实现连续17年无人为火灾。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公司领导班子的履职尽责、离不开公司党委的谋篇布局。“自2021年以来,公司结合森林防灭火工作实际,先后增加了运兵车、水罐车及无人机等近30台(辆)车辆和设备,在各类应急抢险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