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国家高新区成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内蒙古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光纤入“孤岛”幸福拉“满格” 上接第一版通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国家高新区成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 内蒙古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 光纤入“孤岛”幸福拉“满格” 上接第一版
· 通告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369号
第19369号:第03版 2023-12-25

光纤入“孤岛”幸福拉“满格”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第二站:西沿江管护站,距离局址65公里

在前往西沿江管护站途中,记者偶遇中国广电莫尔道嘎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维修网络设备,维修员张天洋小心翼翼地将每根光缆固定好。他说:“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公司‘广电固边工程’沿中俄边境线建设传输光缆干线,并与现有广电传输主干线网络形成环路,实现了北部原始林区、边远乡镇网络基础薄弱地区的网络覆盖。目前保护区内5个管护站距离广电传输光缆较近,我们就为这5个管护站接通了网络信号,明年我们还要接通较为偏远的慌牛线、69线管护站的光缆引接业务,不仅可以提供面向多终端覆盖的全媒体业务,满足管护站职工的文化生活和应急调度需求,还可以实现智能卡口监控回传、视频会议联网回传等智能化管理系统。”

一根根木杆在寒风中“站”得笔直,它头顶的光缆承载着密林深处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的一条“信息天路”,架起了职工手机里的满格信号。

西沿江管护站是远近闻名的夫妻管护站,地处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右岸,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得尤为重要。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栗新夫妇就一直工作生活在这个站上,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常年与树林为伴,与额尔古纳河为友,在大山里坚守了十个年头。

10年间,一部对讲机就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的通信设备。说起管护站里接通网络信号后的变化,栗新夫妇笑得合不拢嘴。妻子刘彩凤说:“我们从前都不敢想,有一天可以随时跟女儿视频通话,可以从手机、电视上了解国内外最新信息,真是太方便了。”

站上离不开人,所以每年春节,女儿都会到站上陪他们过年。刘彩凤告诉记者,今年大年三十,他们一家三口终于能在站上与亲朋好友共同视频过年了。

第三站:五一管护站,距离局址80公里

吕继光是五一管护站的管护员,因患有急性胰腺炎,每次上山值班,就处于“失联”状态,妻子在家又着急又担心。

“有一次,我头疼得厉害,吃了药,症状也没有得到缓解,我就想跟家里打电话,让他们派车来接我下山。那时,只有附近的山顶上才有微弱的信号,我爬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吕继光回想起没有信号的日子,依然记忆犹新。

广电网络信号接通后,吕继光的干劲更足了。他笑着说:“现在随时随地就可以跟妻子语音通话,家里不惦记,工作更安心。单位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更得加把劲,看护好这片林子。”

民生跟着“民声”走,幸福指数节节攀。王亚民介绍,10月初,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公司积极沟通对接,为保护区内的管护站接通了网络信号,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指数。下一步,保护区还将利用通信网络,加快智慧林业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林业管理深度融合。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