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艳红)近日,在2023年呼伦贝尔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的第四届“呼伦贝尔英才”申报评审工作中,呼伦贝尔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乡土草种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经推荐申报、组织初评、专家评审、征求意见、会议审议、公示等环节,被评为第四届“呼伦贝尔英才”产业创新创业团队。
该团队共有15名成员,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2人、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1人。近年来,该团队获各级奖9项,发表论文27篇、著作13部、专利6项。在驯化培育新野生草品种、扩繁既有牧草品种工作中,该团队与蒙草呼伦贝尔耐寒植物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建设野生草种培育基地,驯化、培育耐寒、抗旱新品系16个;建立野生植物资源圃2个、植物区域试验田3处、生产试验田2处。该团队利用呼伦贝尔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先后驯化培育出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2023年,该团队驯化、培育的16个耐寒、抗旱新品系中,巴尔虎羊草、伊和乌拉草、东山山野豌豆、呼伦湖斜茎黄芪、兴安岭红三叶5个新品种通过了自治区级草品种审定。这5个新品种是当地乡土草种,具有抗寒耐旱特性,为草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增强林草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该团队把握发展机遇,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发挥科技带头作用,联合业内龙头企业,扎实开展乡土草种培育扩繁工作。根据自治区政府提出的优良草品种繁育生产补贴政策,该团队与中科院植物所羊草团队、内蒙古苍润草业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呼伦贝尔中科羊草草种扩繁基地。基地位于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和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吉敦嘎查,项目区面积2500亩,经团队监测测产,亩产种子20公斤、亩产青干草400公斤左右。在该项目的带动下,目前,全市羊草草种田种植面积达4万亩。该团队负责对新建的羊草草种扩繁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测评价,生产的优良羊草种子可用于草场改良、退化草原修复、盐碱地改造、矿山治理和优质人工草地建设。
该团队成员多次参加服务基层活动,在牧业四旗担任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专家团队成员,指导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人工草地实施工作;多次受邀参加自治区、市本级和旗县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编辑印刷羊草种植实用问答手册、呼伦贝尔草原常见植物图册、呼伦贝尔常见毒草识别手册、草原鼠害防控知识手册等,年培训专业技术干部、农牧民500余人次、发放技术指导资料1000余册。
呼伦贝尔草原修复、沙地治理等工作任重而道远,该团队将继续发挥科技带头作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扎实开展乡土草种培育驯化工作,为保护植物多样性、种质资源本土化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