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娟
深秋时节,为了不辜负兴安美景,在朋友的提议下,我决定去兴安国家森林公园转一转。
兴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克一河森工公司局址南麓,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为19217公顷,园内常见的植物有130多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闻名遐迩,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还是在电视节目《地理中国》中,那壮美的北疆自然风光,充满灵气的幽谷、溪流,尤其是山涧上那架被钢索吊起的木桥,无数条如手臂粗细的钢索仿佛挂在云端,顿时吸引了我,让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要出发的前一天,我激动得一夜未眠。
当火车到达克一河站时,在克一河工作的两位朋友早早就等候在那里,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步行前往景区。在我的印象中,景区一般距离市区都比较远,但看到他们不紧不慢、悠闲的样子,再看看身边穿梭而过的车辆,不时地发出鸣笛,还有来往的行人和追逐而过的小狗,让我心里不禁有些打鼓,这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啊!在我疑惑之际,我们又往南走了二十分钟,一座古朴典雅的大门出现在眼前,这座纯木质的大门上镶嵌着七个红色的大字“兴安国家森林公园”。大门的两侧是弧形的长廊,雕龙附凤,琉璃瓦盖,熠熠生辉。
透过大门就能清晰看到园内郁郁葱葱的森林,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当跨过大门的一刹那,一阵清新的松香合着各种干草特有的气息迎面扑来,躁动的心立刻平静了下来。在林海中一条入山公路径直向南山脚下伸去,左侧则是一条幽深小径,在朋友的指点下,我们一行几人沿着这条小径向深处走去。
曲径通幽
蜿蜒的小径犹如一条蛇,巧妙地穿过树木的缝隙丝滑地前行着,两侧的云杉高大笔直,有的枝条在空中牵着手,吸收着太阳的精华,条状针形微微弯曲的叶子上似有白色的气孔线,抬头望去,这些气孔线使云杉树叶显得更加苍翠可爱。只有少数光线才能挤过密密层层针叶的防守,溜到地面上。
踩着软滑的松针,偶尔有一丝阳光落在脸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每一个毛孔都浸透着欢愉。我在这里自由的行走,仿佛与这里融为了一体。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座雕塑,走近一看是一只老鼠,形态惟妙惟肖,朋友介绍道:“这里有十二生肖的雕塑,不仅独具匠心,还凝聚了林区人民的朴素智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你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生肖合影。”当看到最后一个生肖时,从小径拐出幽林,前面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二楼,上面写着“动植物标本展馆”。小楼的南面就是吊桥,吊桥前面有一座大广场,那里便是主景区。
动植物标本展馆
动植物标本展馆是一个悬浮式的二层小楼,面积为500平方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有的仰天长啸、有的展翅高飞、有的则蹲在树干上闭目养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头野猪妈妈带着几头憨态可掬的小猪在绿油油的草地玩耍,紧邻它们的是一群大小不一的狍子,躲在树后,歪着脑袋、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愣愣地看着我们。此刻不经意间一回头,一头棕熊高高站立着,前腿搭在树干上,张着嘴巴,面目狰狞。我不禁感叹,他们是如何将这些标本保存得如此完好,仿佛活体站在我面前一样。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棵高高的树上趴着一个像鹰的动物,朋友介绍说是“雕”,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的“雕”,它的体型较大,翅膀展开可达2至3米,仿佛它下一刻就要如箭一般起飞,那英勇的姿态仿佛诉说着曾经那些翱翔在群山之巅的故事。在这个标本室里,我还看到了好多以前叫不出名字的花,来到这里才知道它们具体的名字。让我最为震撼的当属蝴蝶标本室,大大小小的蝴蝶标本竟有几十种,它们大小不同,花色各异,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没想到有些蝴蝶还有“隐身”的能力———远看像两片枯黄的叶子,近看才发现它原来是一只蝴蝶。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探索生命世界的无穷奥秘。
云边吊桥
克一河吊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清澈见底的河面上。桥长153米,宽3米,整座桥身由八对大红柱子支撑,由千条钢索铁链拉起,一根根钢索犹如挂在云端。清风掠过,钢索铮铮作响,人走在木板铺的桥面上,桥身轻轻摇摆,如轻舟泊于水面,又如彩虹悬于缥缈云霭之中,大有飘飘欲仙、心荡怡然的舒适感觉。
克一河水紧紧依偎着山脚、泛着浪花在桥下流过,时而舒缓,时而奔涌,它敞开胸怀拥抱着飘飘而来的落叶,带走了记忆,也带走了秋季的沧桑。
我们驻足在桥头。可以看到吊桥门柱上的长联:林郁郁葱葱动非动八百里青山动者白云非动者岑岭周公吟得永续千古绝句,海苍苍茫茫静非静百万顷碧波静者明月非静者松涛林业子孙谱就绿色篇章,长联上下呼应、结构相称,读着读着,我不禁热血沸腾,简短的64个字把一代又一代的林区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囊括其中,仿佛看到我们父辈不屈的身影。作为林区子女,我们一定要将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守护好这片土地,让青山永远常绿。
巍巍南山
仰望南山用青石铺成的小径,就犹如一架天梯,挂在天上。由于前几天的一场落雪,石径上还残留着尚未消融的积雪。我们沿着青石径奋力攀爬,这时朋友说:“当年这些青条石都是建设者们用肩膀抬上来的。”真是难以想象,我们在铺好的路上攀爬都觉得异常艰难,工人们在近乎直角的山体上是怎样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的。
想到这里,我们一鼓作气攀爬1068个台阶到达顶峰,眼前顿觉一亮。一座高耸入云的瞭望塔挺立在眼前,塔的右侧是一座雕像,基座高2米,雕像高约3米,一位身材婀娜的少女手托松果,与一只小鹿为伴,面向茫茫林海,对这片土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
望着这座名曰“兴安阁”的瞭望塔,我们拾级而上,眺望远方,那是一片浩瀚的林海中眺望小镇。这片林海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无数生灵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用尽所有力量,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
通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