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勇:在绿色林海中逐梦严防外来入侵物种共筑生态安全防线开展“安全生产党员先行”活动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少花顶冰花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开展女职工学习活动规范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大事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丁继勇:在绿色林海中逐梦
· 严防外来入侵物种共筑生态安全防线
· 开展“安全生产党员先行”活动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少花顶冰花
·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 开展女职工学习活动
· 规范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大事记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628号
第19628号:第02版 2024-11-12

严防外来入侵物种共筑生态安全防线

■亦山

9月19日上午,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全国首例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刑事案件一审公开宣判,以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罪判处被告人易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这一判决不仅是对个别行为的制裁,更是对全社会敲响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认识和警惕。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些个人或组织出于经济利益驱动等各种目的非法引进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却忽视了它们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外来入侵物种一旦在某个地区扎根,由于缺乏天敌和自然选择的压力,会迅速繁殖并对当地物种造成威胁。一方面,它们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与当地物种竞争资源和栖息地,甚至携带病原体或毒素,威胁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它们也会危害农业、林业和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例如,亚洲鲤鱼、水葫芦和红火蚁等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全球多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非法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绝不可小觑,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然而,许多人对“外来入侵物种”这一概念缺乏了解,更无法识别哪些物种可能带来生态风险。在应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过程中,提升公众的识别能力和防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普及外来入侵物种的知识,开展讲座、宣传活动和科普展览等形式,增强公众对防控外来入侵物种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不随意购买和引进可能成为入侵物种的动植物,对于发现的非法引进行为及时举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除此之外,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政策法规的约束和引导。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引进外来物种的程序和条件,加强对进出口环节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同时,鼓励科研机构研究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大数据、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监测和预测外来物种的动态,实现早期预警,探索有效的防控技术。国际合作同样是解决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的关键。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联合制定防控策略,推动国际公约的执行,规范国际贸易中的物种交换行为,减少人为引种的风险,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全国首例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案件的宣判,是一次警醒,也是一次动员。保护生态环境、抵御外来入侵物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智慧和行动,守护好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共建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