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带领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抓好“六个工程”,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实质性步伐。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突破2.6万亿元,总量在全国排名有望上升至第20位,时隔5年重回全国中游;工业增加值跨过万亿元大关,全国排名有望上升3位、居第14位,乳业、稀土新材料、现代煤化工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西部省份第2位。粮食总产量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增量居全国第3位。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达到1.3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提前一年实现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3%,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引进到位资金超5300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三年引资1万亿元目标。算力总规模达到9.4万P,其中智算8.7万P、居全国第1位。
一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五大任务”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及28条措施,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动态清理不符合主线要求的规范性文件,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实现全覆盖。“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使命。自治区党委明确年度任务清单后,我们跟踪调度、紧抓落实,通过一年努力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动员令要求,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治沙、造林、种草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220%和148%;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抓好整改落实,开展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排查起底,实施黄河及“一湖两海”综合治理项目47个、乌海及周边地区等大气治理项目63个,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以上,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6%,均完成国家下达考核目标。安全稳定屏障方面,牢记“学费不能白交”,狠抓安全生产、开展治本攻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我们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加强财政全区统筹,推动资金下沉,拿出120.6亿元支持基层化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压降66.5%,8个旗县隐性债务清零,1个盟市本级和10个旗县有望退出高风险等级,有望实现全区债务风险降级;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高风险机构压降80%;完成保交楼、保交房任务。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全区信访总量下降46.5%。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命案积案攻坚,全社会安全感持续提升。加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工作。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方面,预计产煤12.9亿吨,完成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发电超8000亿度,外送电量3150亿度、占全国16%,均居全国第1位;生产绿电超2000亿度,发行全国首张绿电国际碳足迹证书,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特高压绿电交易,绿电交易规模居全国第1位,远景、明阳、隆基、龙马等一批企业总部注册落地;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增长30%以上,稀土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找矿突破行动新发现20处大中型战略性矿产地,8种矿产完成“十四五”增储任务。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建设高标准农田940万亩、“吨粮田”85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6万亩、舍饲棚圈300万平方米,78万农牧户发展庭院经济,粮食亩均产量提高24.2斤,玉米、马铃薯平均单产再创新高,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乳肉薯绒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全国人民餐桌上有了越来越多来自大草原的绿色食品。向北开放桥头堡方面,新缔结3对国际友城,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通辽保税物流中心获批,甘其毛都口岸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满洲里铁路口岸互贸区封关运营,预计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进出口总额超2000亿元,“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50%以上。
一年来,我们紧盯不放、紧抓快办,推动“六个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政策落地成效明显,国务院16号文件加快实施,86个重大项目已开工74个,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均得到有效落实。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开春即开工”,建设风电光伏装机2727万千瓦、治沙238万亩,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初具规模,乌丹至白音套海治沙公路获评全国最美农村路,“以工代赈”带动群众增收8.5亿元,实现荒漠化防治、新能源发展、老百姓增收共赢。温暖工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投入近200亿元,改造供热管网近1万公里,全区在线监测室温达标率99%以上,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9.3万户,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诚信建设扎实推进,出台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建立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制度,设立诚信投诉窗口,大力整治各类失信行为,为企业清欠账款、挽回损失71.4亿元。科技“突围”起步成势,5个点位36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在乳业、稀土、氢、储等领域取得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技术突破,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与怀柔国家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大青山、鄂尔多斯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承接13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蒙科聚”平台效果显现,交易转化2412笔、增长8.7%,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6%;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53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科技领军企业20家,新增4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学科专业实现博士点从无到有,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区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上升4位。自贸区创建积极推进,编制完成总体方案,复制推广223项国家层面制度创新成果,试点开展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改革。
一年来,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自治区党委确定的276项改革任务,细化分工、强力推进,出台节能降碳、零基预算、低空经济、医疗服务价格等一批改革方案。特别是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一体推进改错、改机制、改布局、改作风,解决了一些矛盾问题,理顺了一些职能机制。下气力解决“大水漫灌”问题,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农业节水3.8亿立方米。下决心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完善草原补奖资金发放机制,在17个旗县开展试点,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由23.9%降至10%以下。推动交通物流领域改革,加强网络货运监管服务,网络货运量、交易额分别增长3.5倍和2.5倍,培育公铁航邮领军企业91家,调整高速公路限速4747公里、时速120公里路段占比由18%增至71%。(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