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里话元宵汤圆,甜蜜的记忆照片里的元宵情闹元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元宵节里话元宵
· 汤圆,甜蜜的记忆
· 照片里的元宵情
· 闹元宵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700号
第19700号:第04版 2025-02-13

元宵佳节赞元宵(外四首)

元宵节里话元宵

□胡云琦

元宵煮好代年糕,糯米明珠碗里捞。玉色晶团香满月,甜柔胜品小冰桃。

正月十五颂《林海日报》与兴安林海

月璀露天台,神游玉宇开。灯红琦树美,焰火辅春来。福祉植松桦,官宣日旺财。秧歌舒凤舞,祈雨荡尘埃。

灯下无眠

彩月绯红缀屋,绸金穗饰灯胭。嫦娥悦指人间美,玉兔闻声下九天。

减字木兰花·大地回春

梦枝振绿,万岭堆银争耸玉。塞外鸣春,爆竹升温共举樽。

月圆人舞,灯美东方环福路。大地镶金,雪衬天蓝浴宝林。

青玉案·喜迎春

森都十五灯辉树。巳时起、烟花柱。秀美狂欢松岭路。月华织锦,枝悬玉露,畏雪春谁护。

环游大队敲锣鼓。袖舞欢歌示心语。情沸夜河诗摆渡。感融雾霰,冰湖恍悟,望雁栖郊墅。

□米平华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画卷中,元宵节以其独特的魅力,绘就了一幅幅温馨而绚烂的图景。它不仅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的重要时刻。元宵之夜,月华如练,灯火辉煌,家家户户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共同庆祝这象征着团圆与希望的节日。

元宵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起初是为了祭祀天地与祖先,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欢庆的节日,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与人文情怀。在这一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张灯结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和放烟火。

走在元宵节的夜晚,仿佛踏入了一个光与影交织的梦幻世界。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形态各异,既有传统的龙凤呈祥、莲花宝座,也有现代感十足的卡通形象、科技元素,每一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创意。灯光映照下,人们的脸庞显得格外柔和,笑容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孩子们手提灯笼,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他们的欢声笑语,如同这节日的旋律,清脆悦耳,令人陶醉。

而元宵,作为元宵节的标志性食品,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一颗颗圆润的元宵,象征着家庭的团圆与和睦。制作元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交融。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亲手包制元宵,将爱与祝福融入其中。当热气腾腾的元宵端上桌时,那份香甜软糯,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温暖了人心,让人在品尝中感受到家的温馨与亲情的可贵。

猜灯谜,则是元宵节另一项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一盏盏花灯下,挂着一个个巧妙构思的谜语,既有文学性,又富有趣味性。人们或独自沉思,或结伴讨论,享受着解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猜灯谜不仅锻炼了人们的思维,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智慧与欢笑。

当夜幕降临,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元宵节的庆祝推向高潮。五彩斑斓的烟花,如同梦幻般的流星雨,划破夜空,照亮了人们的心房。每一朵烟花的绽放,都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似乎都被抛到脑后,只剩下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美好祝愿。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一天,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那些关于元宵节的记忆,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们与亲人、与故乡、与文化的深厚纽带。它们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团圆与美好的追求,始终如一,永远不会改变。

在元宵节的灯火中,我们看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更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让我们珍惜这份团圆与美好,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