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培育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培育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图片新闻筑牢信访维稳工作根基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图片新闻图片新闻举办专题党课严把征兵质量关消除安全隐患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大事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查看PDF版
本版其他文章
· 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培育红色旅游特色品牌
· 培育红色旅游特色品牌
· 图片新闻
· 筑牢信访维稳工作根基
· 加强信访维稳工作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举办专题党课
· 严把征兵质量关
· 消除安全隐患
· 反对浪费崇尚节约
·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大事记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当前期次是:第19710号
第19710号:第02版 2025-02-25

培育红色旅游特色品牌

■徐健 孙梦思

在浙江嘉兴南湖重走“一大路”,去贵州遵义追寻“长征魂”……眼下,随着各地文旅持续发力,红色景点成为很多游客旅行途中必不可少的打卡地。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产业综合带动属性,在推进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关联业态联动发展以及餐饮、住宿、文创、演艺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引领效应。

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红色旅游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产业形态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升级。例如,江西南昌推出红色主题精品展览,创排红色题材艺术精品,开展大型品牌活动带动红色旅游发展。山东临沂推出“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体验项目。辽宁朝阳的“赵尚志纪念馆”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发源地经过多年完善与发展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红色旅游品牌,在铭记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同时,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繁荣。

一系列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产品培育,打造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融合,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指引》,遴选了10家试点单位,部署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不久,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旅游行业标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正式公布,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划分为国家级和省级2个等级。

不过,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红色资源开发形式上多以静态展览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红色旅游景区收入主要依赖门票和少量文旅产品销售,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明显。红色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层联动不足,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对此,应多方协同发力。

丰富红色旅游开发形式,增强体验感和吸引力。改善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提高景区的可达性。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主题餐饮,如“红军饭”“革命菜”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创新展示方式,提升游客体验,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设置互动体验区,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设计具有创意和文化价值的红色文创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如红色研学游、亲子游、主题游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拓展产业链条,增强红色旅游经济带动作用。推动红色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如发展红色农业旅游,举办红色主题体育赛事等。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周边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如“红色文化+乡村生态+民俗体验”的旅游模式,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区域旅游联盟,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推广旅游线路、举办旅游活动等,实现资源、客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品牌形象。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如参加旅游展会、举办红色旅游推介会、与旅行社合作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吸引更多年轻游客。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制定差异化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绿网  -  林区新闻  -  基层传真  -  一线掠影  -  绿色盾牌 

Copyright © 2011 林海日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地址:内蒙古牙克石市红旗西街3号   邮编:022150  电话:0470-7427204  传真:0470-74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