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窝村的八角亭 扁鹊 中医医祖  华夏神医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54期:第03版 第554期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12

扁鹊 中医医祖 华夏神医

赵恩生 韩双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医学家屠呦呦在获诺贝尔奖致辞中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人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扁鹊是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一位中医,堪称中医医祖。内丘是扁鹊行医圣地,生前封地,逝后安息地。扁鹊庙是全国最大的扁鹊祭祀地,世界中医朝圣地。

  扁鹊庙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太行山鹊山脚下,始建于战国时期,占地15万平方米,是我国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扁鹊庙群。据碑文记载:“既浚后,后人德其功,肖像祀之,溯战至今,累封王爵,盖由来久矣。”

  进入扁鹊庙门,扁鹊大殿赫然入目。大殿重檐密庑,金碧辉煌,古朴大气。殿中央扁鹊头戴旒冠,足蹬高履,一副王侯之相。史志载:“庙宇,颇历岁年。”司马迁史记载:“扁鹊者渤海郡鄚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他精通内、外、儿、妇科,并开创我国“望、闻、问、 切”的中医四诊法,著有《八十一难经》经典医书。他因治愈晋国大夫赵简子五日不醒的昏厥症,而得赐内丘蓬山一带四万亩田地。他34岁来到蓬山封地行医采药度过大半生,内丘是他的第二故乡。他一生行医足迹踏遍秦、齐、燕、赵、晋诸国,上医将相王侯,下医平民百姓,靠医德仁心和高超的医术闻达于天下。逝后头颅葬在鹊山脚下。人们念其恩德,历朝历代修建庙堂祀之。从此,扁鹊以王侯的尊严,神的道场两千多年接受世代人们绵延不断的朝拜和祭奠。

  大殿两侧是扁鹊十大弟子:子术、子越、子明、子容、子阳、子仪、子豹、子同等。弟子们采药、用针、诊脉、操刀分工明确,医术有专攻,印证了扁鹊医疗团队医技的广博和实力。

  扁鹊大殿的中轴线向北向上依次而建的是后土殿和玉皇殿。后土殿康熙年间(公元1719年)按元代风格重修。供奉的是道教天帝四御中唯一的女神“承天效法厚德光太后阴君”。牌匾为“得一以宁”,出自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玉皇殿为清代建筑风格,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整个扁鹊庙的建筑风格为天、地、人三才布局,主题是道教文化思想。道教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中医治病救人重在调节人的整体状态的理论一脉相承,有观点说,西医医病,中医医人,就是这个道理。

  扁鹊大殿西侧是扁鹊纪念馆。纪念馆门前有两个汉白玉文化墙。一个文化墙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扁鹊传》的全文。文章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文学的不拘和夸张,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神医扁鹊形象。近年有人对《史记扁鹊传》个别地方提出异议,研究扁鹊著名专家学者曹东义在长篇小说《扁鹊》序言写道:“扁鹊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属于真实历史的一部分,但他又是一个被传统文化神话了的人物……真实的历史是根本,繁荣的文化是枝叶。离开了根本,枝叶就会干枯,更不可能繁荣;没有枝叶,根本就不可能伸展,更谈不上强壮。”“扁鹊也是与亚里士多德,释迦摩尼,老子,孔子坐在一起同时代人,一样孤高与伟大。”

  另一个文化墙是中国历史最杰出的十二位中医的代表人物的肖像和简介。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扁鹊位列榜首,春秋战国人,生卒(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尊称医祖。

  扁鹊纪念馆以实物展示、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扁鹊对中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和他一生行医济世的传奇。

  开先河,倡科学,反诬术。扁鹊提出的“信巫不信医者,六不治也”,在2000多年前人类尚处于蒙昧、科技不发达时期,不亚于一声惊雷,影响和改变着中医学的走向。

  建医馆,收徒弟。最早打破父子相传的医界定律,为中医药发展开启了一扇广阔大门,对中医药传承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诊法,奠基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望、闻、问、 切”四诊法承袭千年,沿用至今,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革器具,使针灸。扁鹊将铁针替代砭石,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一根银针治天下,几千年经久不衰,惠泽百姓。

  创外科,麻醉术。《战国策》中扁鹊诊治虢太子的绞肠痧,使用酒麻醉剂是医学界最早有记载的外科病例。

  游列国,美名扬。扁鹊一生带领弟子们游医列国,上医大夫,下医百姓,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留下了许多精彩神话传奇。最典型是医醒赵简子,起死回生虢太子,四望齐桓公。扁鹊医疗团队随俗而变,因地因人而宜。“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遇瘟疫,熬制汤药,救百姓于水火。

  “医精湛,著《难经》。”扁鹊潜心研究每个病例成因,上升到理论高度,以回答解释的形式编撰成中医理论著作《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内容包括诊脉、经络、阴阳、病因、病理等,被后世认为最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是中医药学的开山之作,奠定了扁鹊医祖的历史地位。

  在扁鹊大殿的东侧,是扁鹊的故居和碑廊。扁鹊故居,穿越2000多年时空,让我们看到了扁鹊34岁来到内丘蓬山一带建医馆,传道授业,悬壶济世,挑灯夜读,著书立说的场景。碑廊22间,收集了汉、宋、元、明、清等历代碑碣30余块。皇亲贵族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一个碑就是一个故事,每首诗都一往情深。其中元朝重臣不勿木写下脍炙人口诗篇:“一勺神浆浩满襟,天开明哲岂难谌。齐侯无幸菑残速,虢子有缘惠泽深。磊磊山形千古仰,巍巍庙貌四方钦。”

  扁鹊大殿前一排历代皇家重修扁鹊庙龙头碑,高大威严,一派皇家气象。最具代表性的是碑楼里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立石,翰林学士王鄂撰文,元代重臣刘秉忠书丹的“透灵碑”。(刘秉忠邢台人,郭守敬老师)碑文高度评价了扁鹊对中医学的历史性贡献,记述了内丘籍太医颜天翼举家义修扁鹊庙的壮举。

  在扁鹊庙的西北山坡上有扁鹊墓。庙碑记载,扁鹊97岁高龄带领弟子秦国行医,得到秦王赏识信用。秦国太医李醯嫉贤妒能,“自知技不如扁鹊,使人杀之。”消息传到内丘蓬山,百姓们非常悲痛,派人到秦国要把扁鹊尸体运回安葬,秦王不允,最后蓬山人把扁鹊头颅运回安葬在蓬山脚下。从此蓬山改为鹊山,山下的焦子村和朗家庄合二为一改名神头村至今。扁鹊墓由青砖砌筑,下方上圆,寓意扁鹊形象高大,立地顶天。墓碑为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立,上刻“神应王扁鹊之墓。”金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记》载:“仁宗有疾,遣使诣庙求医,便未回而病愈,动圣意,遂敕赐神应王庙额。”

  扁鹊去世后,蓬山人每年清明节像祭拜亲人一样祭拜扁鹊,逐步形成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的庙会。随朝代更替,庙会越来越盛,庙会期达月余。清县令施彦士诗云:“夙闻上池水,今谒鹊王神。楸桷千年寺,牲牢九县人。”如今每年拜谒扁鹊各界人士达数百万众,涉及京、津、冀、鲁、豫、陕、晋、港澳。庙会间人山人海,香火日盛。扁鹊庙已成为全国中医药扁鹊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中医发展大会暨扁鹊文化论坛在内丘连续举办十届。

  扁鹊庙前襄河水经世代春秋奔流不息,九龙柏历千年风雨蓊郁常青。

  扁鹊精神永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内丘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内丘县平安北大街   邮编:0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