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哦 地黄 红薯花儿开 中丘诗行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56期:第03版 第556期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6

哦 地黄

赵永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谷雨时节,我在内丘县柳林镇曹川村驻村。走访入户时发现,村里乡亲们的房前屋后,还有村西、村南潺潺流水的河道两旁边的林地或者田埂上,冒出来许许多多地黄,暗紫红色毛茸茸的喇叭花朵,在阳光下显得十分鲜艳。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家乡割猪草时,沿着垄沟,寻找地黄所开紫红色喇叭花的情景,小伙伴们一旦发现那地黄花,会高兴的连将花朵从花萼里摘下,然后轻轻的放到嘴边,用力的吮吸,舌尖上满是甜甜的味道。我们叫它“酒酒棵”。

  上初中时,曾读过一篇散文《花儿开在老龙头》,作者是谁我淡忘了。但文章的内容却十分深刻,大意是赞叹地黄的,文章写道:“只要有土,不论多么贫瘠、艰难,种子都可以落地生根,它以微弱之力,擎起一道美丽的风景,不止是风景,还以己之力疗人之病。《本草纲目》称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感觉这功效,不仅仅是对人的身体。”

  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生地、生地黄,小鸡喝酒等。常生于海拔50—1100米的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在我国多地都可种植,成为重要的创汇产品之一,也是四大怀药之一,在河南孟州已有千余年的记载。它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在止血、清热、生津方面,鲜地黄胜于干地黄。干地黄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它的花期从四月一直开到七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我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勤工俭学。秋天下学后,和同学们一道去沟边找中药材挖,地黄就是其中之一。地黄的根扎的特别深,难怪它有很长的花期,我们用小镢头儿往下刨,直到挖到它的根块儿,才小心翼翼地取出鲜地黄。因为根的颜色是黄的,故称为地黄。

  我们村里有一位老中医,他说:地黄的用途很广,大量的地黄能治疗顽固性失眠。因而,我们采集的野生地黄,不用出村儿就可以卖掉,成为他自己炮制地黄的原材料。记得有一年过年,村里老中医的家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半夏当归生地何如熟地好,下联是:千年独活红参自比白参差。让我加深了对地黄的印象。

  当时班上有位小同学,经常大便干,晚上盗汗。村里的老中医便摸过他的脉,凝视许久后说是阴虚,后来吃了老中医配制的六味地黄丸。没错多长时间,就调理好了。

  后来,我在中医院参加工作,常常和中药师们打交道,进一步了解了地黄的药性。鲜地黄晒干了叫生地,炮制后颜色变黑,就成了熟地,它归肾经和脾经,入血分,生地性寒,熟地性偏温,可滋阴补血。

  单位里有位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医科班出身的同事,他所开具的处方里每每缺不了地黄,比如四物汤、归脾汤、犀角地黄汤、百合地黄汤等等,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感言:地黄是中药里最有疗效且最低调的一种。一般地黄不做君药,却总能与其他中药配伍,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我从这味中药里得到启迪,这不也正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吗?走在点缀着地黄的庄里,四处充满着浓郁的乡野气息,置身于它们其中,又恍惚觉得,每一棵地黄,宛如庄里的主人,为了美丽乡村,奉献着自己的叶、自己的花,甚至自己的根,直至全部。

  哦,地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内丘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内丘县平安北大街   邮编:054200